評估本本內存的可升級性
1.不可升級型
雖說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誕生于1985年,但真正在我們身邊出現,則大概是10年前的事,即1994年左右。那時臺式機還處于486時代,主要使用30pin(線)的SIMM內存,而筆記本電腦內存就千奇百怪了,一個品牌,一款機型就用一種內存,甚至一個機型的不同批次也用不同的內存。那時業界對于筆記本電腦的架構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幾大筆記本電腦廠商(如IBM、SONY、東芝等)都熱衷于制定自己的“規格”,有的本本還直接用PCMICA內存卡來做內存。因為標準不一和年代久遠,這類本本的內存基本上無法升級。
2.無升級價值型
到了586時代,許多品牌的本本逐漸采用了72pin的筆記本電腦內存,市場上同時存在著至少以下幾種72pin的本本內存:72pin 5V FPM;72pin 5V EDO;72pin 3.3V FPM 和72pin 3.3V EDO。這幾種本本內存規格之間的差別筆者就不解釋了,反正連使用的電壓也不一樣,有些是3.3V,有些則是5V,若插錯就會燒壞內存甚至主板。有些本本的內存甚至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而且沒有擴展插槽,況且就算有插槽,也沒有任何升級的價值,畢竟這么“古老”的機器,只升級內存對于提升本本的性能猶如杯水車薪。
3.可考慮升級型
144pin的3.3V EDO SO-DIMM標準本本內存的出現,才讓紛繁復雜的筆記本電腦內存局面有所改善。它是伴隨著采用Pentium MMX處理器的本本出現的,目前在二手電腦市場上所賣的1500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大多就是這個時期的機型。這種曾經風光一時的EDO內存在如今的一手市場上早已銷聲匿跡了,但在二手市場上還能找到一些,容量一般在64MB以下。不過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大多被JS抬高價格來賣,購買來升級非常不劃算,對性能的提升有限。由于EDO內存的數據帶寬是16位的,而一般系統是32位的,因此一定要插兩條才能使用,這一點要注意!另外,在東芝、倫飛等品牌昔日的一些本本機型上,還存在著一些非標準內存,若打算升級,一定要先查清楚內存的種類。
4.值得升級型
Pentium Ⅱ/Ⅲ時代可謂是144pin的SDRAM SO-DIMM標準內存的春天。144pin SDRAM SO-DIMM先后誕生出PC66、PC100、PC133等幾種不同標準(實際工作頻率分別是66MHz、100MHz、133MHz),這幾種標準之間理論上是向下兼容的,如果一臺機器上插有兩條不同頻率的內存,如PC100和PC133,則最終的性能是由頻率最低的內存即PC100來決定的。但實際上有時并不兼容,比如PC133的兼容SDRAM SO-DIMM就很可能無法與原裝的PC100 SDRAM SO-DIMM同時工作,所以具體購買時最好把本本帶去親自試驗。
另外,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是超薄機型或SUB本本,那就要注意了,因為有些機型使用了Micro DIMM接口內存,如SONY 的 SR 系列本本。SONY的C1系列本本也使用了專用內存,所以升級內存比較麻煩。
提示:SUB本本又稱為迷你筆記本電腦,基本上是A5尺寸大小,屏幕尺寸在11英寸以下。其特點是體積小而輕巧,隨身攜帶很方便。
5.主流本本內存
目前主流的筆記本電腦采用的都是DDR SO-DIMM 內存了,DDR的全稱為Dual Date Rate SDRAM,它是隨著采用Pentium 4 M處理器本本的出現而興盛的。DDR SO-DIMM內存采用2.5V電壓,和以前的SDRAM SO-DIMM內存一樣,DDR SO-DIMM內存按工作頻率高低可分為DDR200(又稱為PC1600,實際工作頻率為100MHz)、DDR266(又稱為PC2100,實際工作頻率為133MHz)、DDR333等。
選購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本本內存的種類
選購筆記本電腦內存最怕就是買錯了,特別是很多老型號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的內存不是標準接口,往往會造成購買后無法使用,因此購買前一定要先對本本所支持的內存種類進行了解。
我們知道,臺式機的SDRAM與DDR內存的最明顯區別是:SDRAM的金手指有兩個缺口,而DDR內存則只有一個。但筆記本電腦的SDRAM與DDR內存都只有一個缺口,那怎么分辨呢?如圖1所示,筆記本電腦的DDR內存的缺口明顯地偏向一邊,而筆記本電腦SDRAM的缺口則較靠近內存的中間。
提示:特殊種類的筆記本電腦內存的升級
一些SUB本本或超薄本本上采用的是Micro DIMM接口的內存,這是一種新出現的筆記本電腦內存,很可能會成為將來的標準本本內存。Micro DIMM本本內存一般是144pin的(也有172pin的異形內存),但跟普通的144Pin本本內存有很大差別,這種專用內存現在在市場上還很少見,使用SONY SR本本的用戶可以去Kingmax的專賣店問問,Kingmax是SONY的內存供應商之一。SONY SR 系列本本是無法使用標準的144pin的SO-DIMM 接口內存的,一定要買SONY SR本本專用的。圖3是SONY PCG-U101筆記本電腦的專用Micro DIMM內存,采用非標準的172pin接口,為DDR266(PC2100)規格。
2.性能的衡量
和臺式機內存一樣,筆記本電腦內存的性能主要由三個性能指標決定:時鐘頻率、存取時間和CAS延遲時間。但市場上銷售的本本內存對于存取時間一般都沒有明確標出,芯片上的“-7、-8”并不能說明什么。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用戶只要注意時鐘頻率和CAS延遲時間這兩個最重要的參數就可以了。
對于SDRAM,目前有PC66、PC100、PC133等三種不同頻率的規格,而DDR則有DDR200、DDR266、DDR333等。目前不同頻率、相同容量的本本內存的差價已不再明顯,那么是否選擇頻率越高的越好呢?這還得根據你的本本原來使用的內存頻率而定。因此用戶在選購本本內存時,只要選擇與原內存頻率相同的就可以了。兩者的頻率相同,也有助于保證系統的穩定。對于內存的延遲時間,使用CAS Latency (CL)這個指標來衡量,數值越小越好。例如對于DDR200和DDR266,規定的CL值應該為2(即它讀取數據的延遲時間是兩個時鐘周期)。
和臺式機內存不同,筆記本電腦內存應盡量選擇功耗低的,因為這涉及到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問題,筆記本電腦本身的結構要求各個部件功耗盡量低,以避免溫度過高引起系統不穩定。因此我們應盡量選用芯片少、芯片面積大的內存模組,另外應盡量選擇單條單面容量較大的內存,根據筆者使用經驗來看,使用單條大容量內存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要好過使用兩條小容量的內存。
提示:對一條內存來說,一般每個存儲芯片的功耗是相同的,所以芯片較少的內存工作時的耗能較低。芯片面積越大散熱也越快,而采用不同封裝的內存芯片,其芯片面積也是不同的,比如采用TSOP封裝的內存芯片,散熱速度要快于采用BGA或BLP等封裝的芯片。
在決定為筆記本電腦升級內存前,要進行可升級性評估,如果屬于不可升級型或無升級價值型,就不要考慮升級了,如果屬于可考慮升級型,那么也要看升級成本,如果花錢太多也不要輕易升級,如果屬于值得升級型或本來就沒用多久想提高性能的話,那么本著節約的原則盡量提高升級后的性能。
3.注意兼容性
出于穩定性考慮,筆記本電腦對可使用的內存要求都比較嚴格,有的甚至只認自家的內存,而有的本本則無法正確識別采用大容量的顆粒的內存,插上這種內存后會出現黑屏,或容量識別錯誤等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兼容性不好。其實內存本身并沒有問題,換到別的機型上也許一切OK!不過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架構標準逐步統一和開放,目前這種情況已得到大大改善,本本內存很多都是通用的了。一些新的臺式機替代型本本,還采用了臺式機DDR內存,在本本底部留有內存升級插槽,用戶購買本本后如果覺得內存小了,只要買相同型號的臺式機內存條插上去,就可升級了,相當方便。
要想挑到一條兼容性較好的筆記本電腦內存,可以下面三點為基準:a.選擇寬度為30mm的內存條;b.選擇SPD芯片居中的內存條。C.選擇有排阻的內存條。這樣可以從物理條件上保證筆記本電腦內存有較好的兼容性。也有人會問,筆記本電腦內存同種容量分單面與雙面的,這有什么區別嗎,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單顆的內存顆粒的容量不同,對性能和兼容性并沒有什么大的影響。
如果還擔心買到的內存無法使用,可以到各內存廠家的官方網站查詢你要購買的筆記本內存是否支持你的筆記本電腦。
4.考慮容量和擴展能力
筆記本電腦內存在容量上究竟升級到多少才合適呢?這要根據筆記本電腦本身的制約和用戶的應用需求而定。筆記本電腦對內存的制約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最大容量的限制和能有效管理容量的限制。關于各個時期的筆記本電腦所支持的最大內存容量,大家可以查看上期的附表,當然這只是根據當時主流主板的內存支持能力而定的一個大概的標準,不同機型會有所出入。
大多數本本機型還會對單條內存的最大容量作出限制,具體要查看本本說明書,不過一些舊機型的本本可通過刷新BIOS解除一些限制。“能有效管理容量的限制”主要針對舊機型的本本,例如Intel 440TX芯片組雖然最大能支持256MB內存,但只能有效管理64MB以內的內存地址,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內存加到256MB,但性能并不會提升多少,這樣的升級就毫無意義。不過當時的筆記本電腦標配的內存容量一般只有16MB或32MB,加一條32MB的內存就可流暢地運行Win98了。
一般情況下,目前主流的大部分全內置型筆記本電腦都預留了兩個144pin的DIMM插槽,以備用戶升級之用。而輕薄機型或迷你機型的本本則一般只有一條內存擴展插槽。對于前者,為了為以后的升級留一定的余地,建議大家在選購時應盡量選擇單條容量較大的內存條,但要注意具體機型對最大容量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