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門戶?筆者認為,叫門戶的,說白了就是什么都做,不能像做汽車的直接叫某某汽車網。門戶,讓人感覺到經營者的貪婪,這在營銷上應該是一種貪婪的定位策略,企圖以此而不放過任何一類目標群體,不放過涉足或抽身任何一個領域的資格或可能。
叫門戶的,什么都做?
自詡為行業門戶的慧聰,電視廣告最近很火,至少在當地的地方臺里每晚都能聽到一句同樣的問候--"簽約了嗎?"我不知道,在一個地方臺的晚間時段,有多少正忙于應酬或休息的生意人、行業用戶會被慧聰的廣告撞上。
慧聰的當家人郭凡生最近也很火,因為他在200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又一次渲染了自個兒的行業門戶。隨即,媒體開始報料稱"慧聰覬覦綜合門戶奶酪",在提到門戶時他發表了這樣的觀點,即,"門戶必須有門、有戶、有路。在互聯網上,門即主頁,戶是主頁上的各個板塊,路就是搜索引擎。"
這種說法能給人一個很粗略的門戶印象,但對門戶是什么?并沒有給出答案。
對于門戶,三大門戶的當家人也都說過,盡管表述不一,但實質相同、方向一致、可謂所見略同。然而,筆者在baidu中搜索"什么是門戶網站",僅僅得到209個結果,盡管google里有96300個結果,但這些結果中真正是在闡述什么是門戶的,基本沒有,或者太少。由此也多少可以看出門戶熱潮下的概念之冷。
在Yahoo!的簡介中,筆者看到這樣一段表述--"其實Yahoo!的貢獻最近乎于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一位18世紀的植物學家,他所創建的分類系統有效地劃分了整個自然界。"
或許,在今天看來,這僅僅是門戶的原始價值。
然而,今天的Hao123.com憑借個人力量能賣出上千萬的價碼,其訪問量能連續穩居全球50強,這些多少能夠說明,我們在超前經營和設計.COM的時候,也應該盡量放慢前進的腳步,看一下,你的身邊,用戶的需求,他們需要的門戶,或許還僅僅是那個曾經的分類導航,他們對門戶的初始需求很簡單,是門戶硬塞給了他們其他的東西。
誰是真正的門戶?
不要把門戶看作一個長得結結實實的胖小子,這只是在表面的觀察中,那些所謂的門戶都有著超凡的武藝以保持內容上的豐富與流量上的絡繹不絕。
商業視角下的門戶、競爭現實中的門戶,其實并不因為豐富和結實而顯得更為強大。尤其是在Google出現以后,這樣一個初始投資比門戶少得少、內容服務那么單一,就連Index.html也遠遠沒有門戶的來得內容豐富、眼花繚亂。
一個Google憑著一個世界上最簡單的index.html在門戶的眼皮底下、鼻尖上、肩膀上不斷登峰造極,它幾乎沒有任何自有的內容優勢,就連近日推出的新聞服務,也都是"借花獻佛"的策略。
是借門戶們這些主要新聞源的內容之花來獻給門戶既有的新聞訪客,來吸引并不斷轉移他們的新聞訪問習慣。從習慣在門戶上看新聞到在Google的新聞里看,這是一種轉變,是Google利用以門戶為主的新聞源搶奪門戶用戶資源的新服務策略。而在Google的這種霸道面前,門戶顯得束手無策,或者說是左右為難,他們既愿意Google因此給其帶來流量,又擔心用戶忠誠度的降低和門戶習慣的徹底改變。
實際上,Google里一大部分的新聞搜索、網頁搜索等內容都是源自于這些所謂的門戶,而恰恰是這些養大了Google。而Google的成功又喚起了門戶的回憶,他們企圖讓搜索成為其下一個支點的最佳商業模式。對于GOOGLE的成功,這些養大了Google的門戶,不得不看的眼熱、眼暈。
Google做搜索要比門戶晚,然而,這個后來者卻后來居上,直逼門戶的搜索服務,以至于門戶從使用Google的技術到試圖擺脫Google,Google獨具的東西并不多,除了技術、人才,Google更多的優勢就在于它的專一。它不像門戶那樣方方面面的涉足,它沒有那么龐大的內容服務體系和采編隊伍,然而,Google的運營模式卻以最簡單的方式最大化地共有了門戶巨大成本下制作出來的門戶內容,包括新聞、網頁、圖片,如此等等。
而作為當前環境下的網絡用戶,其上網行為大概有兩大類,其一為Hao123族,大多是剛剛觸網,但隨著對網絡使用的成熟與需求的升級,最終還會成為第二類用戶,即Google族。這類用戶,只要在互聯網上,可謂隨時隨地、不論處理什么事情,Google都是其最佳搭檔。
門戶脆弱之"狗熊"做法
門戶的脆弱還體現在,他們的"狗熊"做法上。他們習慣于撿一個新的玉米然后丟掉手中現有的玉米。暫且不管是因為拿不下那么多而丟掉、還是故意或不小心丟掉的。
當然,門戶與狗熊最大的不同在于,門戶在丟掉玉米的同時,又往往能把手中的新玉米做大。之后,他們還會在想起來的時候,回頭去撿拾丟掉的玉米。
比如,搜索引擎,門戶可謂國內搜索引擎的元老,然而,卻在新聞和短信的熱頭上丟掉了搜索,最后的結果就是,國內多了一個夠大的baidu.com,再之后,是各大門戶的醒悟、回歸、再做搜索。為此,搜狐放出了一條搜狗,發布會當天的口號就是"王者歸來"。真不知道這個口號是在自嘲自樂還是在吸引眼球。
實際上,搜索之前,門戶還做過分類導航,dir.門戶.com,一度成為網民上網時最先進入的幾個地址,相當于人工搜索引擎的分類導航,烘熱了門戶的人氣,流量飆升,一副老大的樣子。
然而就在網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導航上網方式的時候,忽然就有那么一天,門戶除了分類導航已經有了更多的東西,比如新聞。
慢慢地,在門戶上看新聞逐漸取代了原先在門戶上導航上網,這種方式的改變,讓門戶從給別人做"中介"變成了自己既搞中介又做活,再往后,門戶的新聞越做越精彩,頻道越開越多,大凡.com上熱門的領域我們都能見到門戶的叫聲。
"首席搖錢樹"之變
在通過做新聞等內容來培養忠誠網民、吸引廣告的同時,門戶發現了一個更大的搖錢樹,不久,門戶把這些搖錢樹的種子栽到了自己的門戶里,眨眼的功夫,門戶竟然全面盈利了,納斯達克上的門戶終于給財報找到了一顆夠大的"首席搖錢樹"。
然而,在這個種子不斷長成搖錢樹的過程中,卻遭到了大多數網民的投訴和埋怨,甚至有網絡掃黃專家因此把門戶罵成了"老鴇";蛟S,門戶們也意識到了過于透支某個項目的危險。而正在他們不斷加大網絡游戲、搜索等領域的投入,試圖某日更換"首席搖錢樹"的時候,上周的某一個晚上,無論你登陸新浪、搜狐還是網易任何一家的IT科技頻道,都會看到一個同樣內容的頭條新聞--三大門戶結成誠信自律同盟。
這是三大門戶幾年來的第一次聯合,是.com圈中罕見的握手。然而,這個握手的背后,卻有更多的背景與思考。從網易因短信政策影響而調低收入預期,到搜狐、新浪相繼吃移動罰單,這些事情的出現,儼然讓門戶們成了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同病相憐、易結患難之交。他們無線增值業務的命運都掌握在中移動的手里,他們的下一步都還得靠無線增值業務,這在目前還是財報中的"首席搖錢樹"。
為此,在一家子的力量與三大門戶的合力之間,聰明的經營者都選擇了"三得利"。結盟,要的效果應該是在自查自律、互相監督的約定下,促進各自的業務增長。但筆者認為,在業務和利益角度,這三大門戶的這種結盟可能僅僅是一個1:1:1而非1+1+1的合作。以往,在家電等領域有很多峰會、聯盟等,但都遭遇到一個同樣的問題,即利益上的沖突與矛盾。
這次結盟是因為無線增值業務,結盟的內容也是無線增值業務的誠信問題,結盟的目的如果說是為了更好的經營無線增值業務,不如說是三大門戶是要聯合給網民用戶的一個答復、承諾和檢討。但,如果換作任何一家門戶的獨家宣言,這都會顯得做作和微弱。
不能不說這是門戶又一次豁出去的前兆,他們在面對無線增值業務上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聯手自救成了他們不得不的選擇。只是,不知道三家門戶把各自的信譽放在一起結盟自律、誠信宣誓,到底能否助其度過危險期?不然,這些門戶可真要換栽一顆"首席搖錢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