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際電子家電博覽會,《經濟參考報·電器周刊》,帕勒咨詢公司聯合發布了2004年度中國市場家電品牌影響力50強排行榜。
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推進,買方市場的到來,中國市場的消費趨向也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家電消費的品牌化,這種消費特點向所有在中國市場的家電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品牌發展必須塑造強大的差異性與影響力。
在很長時間以來,很多國內機構以及政府一直在認定中國的著名商標,或者是用不同的標準對本土品牌進行排序,以求達到對市場消費正確的品牌化引導,但是,這樣只能看到中國品牌之間的差距比照,而看不到與跨國品牌之間的比照,但是,不與跨國企業進行比照并不能否認這種差異的客觀存在,因為市場消費面對的是所有在中國市場上發展的中外品牌,而不僅僅是本土品牌。
在市場格局發生明顯變化的中國市場中,很多品牌的評定依然沒有突破本國品牌的范疇,這很難讓市場看到中外家電品牌之間存在的客觀差距,比如說,很多優秀的跨國品牌并不是中國的馳名商標,但他們的影響力要遠遠大于本土品牌的影響力,正是在市場品牌化消費參照體系缺失的情況下,中國國際電子家電博覽會,《經濟參考報·電器周刊》,帕勒咨詢公司按照品牌影響力標準對中國市場的中外300多家家電制造與流通品牌進行統計,并排出了最有影響力的前50名品牌,以期向中國市場提供這種品牌消費的參照體系。
用一個標準給中外家電品牌排序,打破了品牌的國家歸屬限制,用市場消費與品牌的標準對品牌進行排序,相信會客觀地反映中國家電市場真實的品牌市場表現。
此次排序的品牌影響力主要是指企業的品牌名稱被媒體在規定時間內所提及的次數,品牌被媒體廣泛提及與否,可以直接反映出品牌被市場關注的程度,從而可以清晰展現品牌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也包括負面影響。
2004年中國市場中外家電品牌影響力50強排行榜
| 排名 |
品牌 |
BRAND |
所屬國家(地區) |
影響力次數 |
品牌評述 |
| 1 |
海爾 |
HAIER |
中國 |
72200002 |
準確快速把握需求的產品與扎實的二元市場溝通策略,使品牌與銷量同步放大 |
| 2 |
長虹 |
CHANGHONG |
中國 |
63940071 |
背投彩電繼續為自己品牌建立卓越的聲譽,反傾銷讓這個品牌增添了巨量的民族概念 |
| 3 |
西門子 |
SIEMENS |
德國 |
59936111 |
借用寶馬、奔馳車給自己定位是明智的、科學的,清晰的高端定位優勢已經顯現 |
| 4 |
松下 |
PANASONIC |
日本 |
56000013 |
"為生活創新"的品牌重塑運動為自己的品牌填充了活力因素 |
| 5 |
三星 |
SAMSUNG |
韓國 |
48680021 |
強勁競爭力的產品加上勤奮溝通的品牌創造典范 |
| 6 |
索尼 |
SONY |
日本 |
46860003 |
索尼公司放在中國的索尼是一個陳舊的品牌,這個品牌很難與尖端、時尚聯系在一起,這是不妙的信號 |
| 7 |
TCL |
TCL |
中國 |
39760033 |
系列的跨國聯姻話題放大了品牌影響力,產品在輿論中隱退是一大忌 |
| 8 |
康佳 |
KONKA |
中國 |
37500400 |
從產品發動的概念戰爭效果顯著,品牌的戰略走向需要強化 |
| 9 |
東芝 |
TOSHIBA |
日本 |
34161060 |
光有高端制造的轉移是不夠的,中國市場需要一個完整的、新的品牌定位 |
| 10 |
LG |
LG |
韓國 |
17660680 |
只領先中國品牌0.5代的修正版品牌,在中國并沒有找到塑造高端品牌的方式 |
| 11 |
三洋 |
SANYO |
日本 |
16660073 |
品牌與在中國分散的投資一樣都需要主題化的整合 |
| 12 |
皇明 |
HIMIN |
中國 |
16046872 |
能源危機與獨有的中國熱水解決方案以及對再生能源立法的積極推動使自己快速躍入公眾視野 |
| 13 |
夏新 |
AMOI |
中國 |
15800004 |
利用品牌理論指導自己經營實踐,真正的"玩牌"高手,品牌快速提升的標桿 |
| 14 |
日立 |
HITACHI |
日本 |
14680070 |
品牌如果是一條珍珠項鏈的話,很顯然,日立在中國還缺少一根串起珍珠的絲線 |
| 15 |
蘇寧 |
SUNING |
中國 |
14280101 |
在中國電器連鎖企業品牌訴求還沒有眉目時,蘇寧“唯一的產品是服務”的定位抵得上沒有目標的狂轟爛炸 |
| 16 |
夏普 |
SHARP |
日本 |
13880140 |
液晶電視是在中國塑造品牌的最好武器,這種影響力已經顯現 |
| 17 |
海信 |
HISENSE |
中國 |
13460470 |
品牌的科技化塑造應該從產品上抓起,品牌的科技感來自在售產品而不是設定的概念 |
| 18 |
三菱 |
MITSUBISHI |
日本 |
12440070 |
品牌是市場對價值創造的認可,但是關鍵的另一部分是把價值傳送出去,三菱后一部分是短板 |
| 19 |
美的 |
MIDEA |
中國 |
12000064 |
放大影響力的是圍繞規模擴大的經營性事件,而產品信息卻少之又少 |
| 20 |
飛利浦 |
PHILIPS |
荷蘭 |
11140008 |
品牌就是自己寄存在別人意識中的感情,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就等于傷害了自己的品牌 |
| 21 |
JVC |
JVC |
日本 |
10660108 |
要將豐富的視聽感受注入生活就應該首先將這種品牌感受注入中國 |
| 22 |
步步高 |
BBK |
中國 |
6418020 |
在中國與體育捆綁是正確的,而在市場應該傳達的是產品優勢 |
| 23 |
廈華 |
XOCECO |
中國 |
6400011 |
依靠糾紛去構建健康的品牌是不現實的 |
| 24 |
格力 |
GREE |
中國 |
6242770 |
渠道糾紛贏得輿論的褒贊但并沒有從消費者手中拿到分數 |
| 25 |
科龍 |
KELON |
中國 |
5564071 |
開足馬力告知市場自己的產品優勢在哪里 |
| 26 |
小天鵝 |
LITTLESWAN |
中國 |
4996000 |
當與市場的互動降溫的時候,市場將會快速將你忘記 |
| 27 |
奧克斯 |
AUX |
中國 |
4652440 |
銷量跟隨聲音快速提升,該考慮向這個速生品牌的桶里注入點什么東西了 |
| 28 |
創維 |
SKYWORTH |
中國 |
4372222 |
在與市場交流的時候忽東忽西,忽左忽右 |
| 29 |
大金 |
DAIKIN |
日本 |
4226297 |
動起來才會精彩,在中國真正缺乏的是高端空調 |
| 30 |
新科 |
SHINCO |
中國 |
3848034 |
一個科技資源稟賦極好的品牌,變頻空調寬幅放大了品牌框架 |
| 31 |
新飛 |
FRESTECH |
中國 |
3524091 |
及早的節能訴求意義重大,期待全面“新飛” |
| 32 |
格蘭仕 |
GALANZ |
中國 |
3452070 |
過度倚重營銷事件,效果有限,還是應該把產品功能送到消費者的腦子里 |
| 33 |
樂華 |
ROWA |
中國 |
3408002 |
失敗案例冊成了自己的展臺,TCL并沒有對它改變什么 |
| 34 |
澳柯瑪 |
AUCMA |
中國 |
3306190 |
在過度多元化中戲水,但成長緩慢,產品競爭力比較弱 |
| 35 |
湯姆遜 |
THOMSON |
法國 |
3182007 |
在與TCL的跨國聯姻中聲名雀起 |
| 36 |
國美 |
GOME |
中國 |
2948360 |
巨量的促銷傳播僅僅是促銷,品牌價值訴求模糊,品牌建設缺少方向 |
| 37 |
萬利達 |
MALATA |
中國 |
2902078 |
銷售好碟機更應該多銷售好形象 |
| 38 |
熊貓 |
PANDA |
中國 |
2614020 |
該找一下品牌持續下滑的原因了 |
| 39 |
美菱 |
MEILING |
中國 |
2426001 |
節能的產品方向是格林柯爾入主后的新方向 |
| 40 |
金正 |
NINTAUS |
中國 |
2035805 |
產品的車廂太多就需要動力強勁的品牌火車頭 |
| 41 |
萬家樂 |
MACRO |
中國 |
2026222 |
品牌出租的負面影響給衰退中的品牌背上了包袱 |
| 42 |
伊萊克斯 |
ELECTROLUX |
瑞典 |
1898022 |
人們并沒有從輿論中看到它的高端戰略調整的結果 |
| 43 |
先科 |
SAST |
中國 |
1730740 |
產品線的擴張應該與品牌擴張協同一致 |
| 44 |
上廣電 |
SVA |
中國 |
1692990 |
只埋頭銷售是不行的 |
| 45 |
三聯 |
SANLIAN |
中國 |
1640077 |
連鎖的零售產品線向高端轉移是正確,但是沒有網絡拓展的產品線轉移是空洞的 |
| 46 |
榮事達 |
ROYALSTAR |
中國 |
1498002 |
等待變化對品牌來講是最可怕的變化 |
| 47 |
春蘭 |
CHUNLAN |
中國 |
1384000 |
即使是卡車司機也需要品牌,需要重新喚醒消費記憶 |
| 48 |
清華陽光 |
TSINGHUASOLAR |
中國 |
1381833 |
能源危機與及早進入太陽能行業給自己提供了更大的品牌發展空間 |
| 49 |
華凌 |
HUALING |
中國 |
1352004 |
需要全國性的銷售突破 |
| 50 |
華寶 |
HUABAO |
中國 |
1246066 |
多品牌戰略需要每個品牌都能拓展自己的市場空間,但在華寶看不到這種跡象 |
(資料來源:帕勒咨詢)
2004年中國市場中國家電品牌影響力35強排行榜
| 排名 |
品牌 |
BRAND |
所屬國家(地區) |
影響力次數 |
品牌評述 |
| 1 |
海爾 |
HAIER |
中國 |
72200002 |
準確快速把握需求的產品與扎實的二元市場溝通策略,使品牌與銷量同步放大 |
| 2 |
長虹 |
CHANGHONG |
中國 |
63940071 |
背投彩電繼續為自己品牌建立卓越的聲譽,反傾銷讓這個品牌增添了巨量的民族概念 |
| 3 |
TCL |
TCL |
中國 |
39760033 |
系列的跨國聯姻話題放大了品牌影響力,產品在輿論中隱退是一大忌 |
| 4 |
康佳 |
KONKA |
中國 |
37500400 |
從產品發動的概念戰爭效果顯著,品牌的戰略走向需要強化 |
| 5 |
皇明 |
HIMIN |
中國 |
16046872 |
能源危機與獨有的中國熱水解決方案以及對再生能源立法的積極推動使自己快速躍入公眾視野 |
| 6 |
夏新 |
AMOI |
中國 |
15800004 |
利用品牌理論指導自己經營實踐,真正的"玩牌"高手,品牌快速提升的標桿 |
| 7 |
蘇寧 |
SUNING |
中國 |
14280101 |
在中國電器連鎖企業品牌訴求還沒有眉目時,蘇寧“唯一的產品是服務”的定位抵得上沒有目標的狂轟爛炸 |
| 8 |
海信 |
HISENSE |
中國 |
13460470 |
品牌的科技化塑造應該從產品上抓起,品牌的科技感來自在售產品而不是設定的概念 |
| 9 |
美的 |
MIDEA |
中國 |
12000064 |
放大影響力的是圍繞規模擴大的經營性事件,而產品信息卻少之又少 |
| 10 |
步步高 |
BBK |
中國 |
6418020 |
在中國與體育捆綁是正確的,而在市場應該傳達的是產品優勢 |
| 11 |
廈華 |
XOCECO |
中國 |
6400011 |
依靠糾紛去構建健康的品牌是不現實的 |
| 12 |
格力 |
GREE |
中國 |
6242770 |
渠道糾紛贏得輿論的褒贊但并沒有從消費者手中拿到分數 |
| 13 |
科龍 |
KELON |
中國 |
5564071 |
開足馬力告知市場自己的產品優勢在哪里 |
| 14 |
小天鵝 |
LITTLESWAN |
中國 |
4996000 |
當與市場的互動降溫的時候,市場將會快速將你忘記 |
| 15 |
奧克斯 |
AUX |
中國 |
4652440 |
銷量跟隨聲音快速提升,該考慮向這個速生品牌的桶里注入點什么東西了 |
| 16 |
創維 |
SKYWORTH |
中國 |
4372222 |
在與市場交流的時候忽東忽西,忽左忽右 |
| 17 |
新科 |
SHINCO |
中國 |
3848034 |
一個科技資源稟賦極好的品牌,變頻空調寬幅放大了品牌框架 |
| 18 |
新飛 |
FRESTECH |
中國 |
3524091 |
及早的節能訴求意義重大,期待全面“新飛” |
| 19 |
格蘭仕 |
GALANZ |
中國 |
3452070 |
過度倚重營銷事件,效果有限,還是應該把產品功能送到消費者的腦子里 |
| 20 |
樂華 |
ROWA |
中國 |
3408002 |
失敗案例冊成了自己的展臺,TCL并沒有對它改變什么 |
| 21 |
澳柯瑪 |
AUCMA |
中國 |
3306190 |
在過度多元化中戲水,但成長緩慢,產品競爭力比較弱 |
| 22 |
國美 |
GOME |
中國 |
2948360 |
巨量的促銷傳播僅僅是促銷,品牌價值訴求模糊,品牌建設缺少方向 |
| 23 |
萬利達 |
MALATA |
中國 |
2902078 |
銷售好碟機更應該多銷售好形象 |
| 24 |
熊貓 |
PANDA |
中國 |
2614020 |
該找一下品牌持續下滑的原因了 |
| 25 |
美菱 |
MEILING |
中國 |
2426001 |
節能的產品方向是格林柯爾入主后的新方向 |
| 26 |
金正 |
NINTAUS |
中國 |
2035805 |
產品的車廂太多就動力強勁的品牌火車頭 |
| 27 |
萬家樂 |
MACRO |
中國 |
2026222 |
品牌出租的負面影響給衰退中的品牌背上了包袱 |
| 28 |
先科 |
SAST |
中國 |
1730740 |
產品線的擴張應該與品牌擴張協同一致 |
| 29 |
上廣電 |
SVA |
中國 |
1692990 |
只埋頭銷售是不行的 |
| 30 |
三聯 |
SANLIAN |
中國 |
1640077 |
連鎖的零售產品線向高端轉移是正確,但是沒有網絡拓展的產品線轉移是空洞的 |
| 31 |
榮事達 |
ROYALSTAR |
中國 |
1498002 |
等待變化對品牌來講是最可怕的變化 |
| 32 |
春蘭 |
CHUNLAN |
中國 |
1384000 |
即使是卡車司機也需要品牌,需要重新喚醒消費記憶 |
| 33 |
清華陽光 |
TSINGHUASOLAR |
中國 |
1381833 |
能源危機與及早進入太陽能行業給自己提供了更大的品牌發展空間 |
| 34 |
華凌 |
HUALING |
中國 |
1352004 |
需要全國性的銷售突破 |
| 35 |
華寶 |
HUABAO |
中國 |
1246066 |
多品牌戰略需要每個品牌都能拓展自己的市場空間,但在華寶看不到這種跡象 |
(資料來源:帕勒咨詢)
2004年中國市場跨國家電品牌影響力15強排行榜
| 排名 |
品牌 |
BRAND |
所屬國家(地區) |
影響力次數 |
品牌評述 |
| 1 |
西門子 |
SIEMENS |
德國 |
59936111 |
借用寶馬、奔馳車給自己定位是明智的、科學的,清晰的高端定位優勢已經顯現 |
| 2 |
松下 |
PANASONIC |
日本 |
56000013 |
"為生活創新"的品牌重塑運動為自己的品牌填充了活力因素 |
| 3 |
三星 |
SAMSUNG |
韓國 |
48680021 |
強勁競爭力的產品加上勤奮溝通的品牌創造典范 |
| 4 |
索尼 |
SONY |
日本 |
46860003 |
索尼公司放在中國的索尼是一個陳舊的品牌,這個品牌很難與尖端、時尚聯系在一起,這是不妙的信號 |
| 5 |
東芝 |
TOSHIBA |
日本 |
34161060 |
光有高端制造的轉移是不夠的,中國市場需要一個完整的、新的品牌定位 |
| 6 |
LG |
LG |
韓國 |
17660680 |
只領先中國品牌0.5代的修正版品牌,在中國并沒有找到塑造高端品牌的方式 |
| 7 |
三洋 |
SANYO |
日本 |
16660073 |
品牌與在中國分散的投資一樣都需要主題化的整合 |
| 8 |
日立 |
HITACHI |
日本 |
14680070 |
品牌如果是一條珍珠項鏈的話,很顯然,日立在中國還缺少一根串起珍珠的絲線 |
| 9 |
夏普 |
SHARP |
日本 |
13880140 |
液晶電視是在中國塑造品牌的最好武器,這種影響力已經顯現 |
| 10 |
三菱 |
MITSUBISHI |
日本 |
12440070 |
品牌是市場對價值創造的認可,但是關鍵的另一部分是把價值傳送出去,三菱后一部分是短板 |
| 11 |
飛利浦 |
PHILIPS |
荷蘭 |
11140008 |
品牌就是自己寄存在別人意識中的感情,傷害了別人的情就等于傷害了自己的品牌 |
| 12 |
JVC |
JVC |
日本 |
10660108 |
要將豐富的視聽感受注入生活就應該首先將這種品牌感受注入中國 |
| 13 |
大金 |
DAIKIN |
日本 |
4226297 |
動起來才會精彩,在中國真正缺乏的是高端空調 |
| 14 |
湯姆遜 |
THOMSON |
法國 |
3182007 |
在與TCL的跨國聯姻中聲名雀起 |
| 15 |
伊萊克斯 |
ELECTROLUX |
瑞典 |
1898022 |
人們并沒有從輿論中看到它的高端戰略調整的結果 |
(資料來源:帕勒咨詢)
一、為什么要推出中國市場家電品牌影響力排行榜
1、中國市場需要有中外品牌共同參與的品牌評價。
這次中國市場家電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就是用品牌影響力的標準對中國市場中的中外家電品牌進行統一排序,這是中國市場第二次將中外品牌糅合在一起進行排序,這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中國家電品牌與世界家電品牌存在的客觀差距。
2、給市場一個明確的品牌影響力名次。
在一個國際化的市場上,本土品牌經過20多年的發展,與跨國品牌相比到底應該達到一種怎樣的品牌影響力水平,具有全球品牌號召力的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經過一個時期的發展之后,品牌影響力水平與他們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水平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差距,這是中國市場最為關注的品牌競爭力信息。
3、消除盲目崇拜跨國品牌的消費慣性。
中國家電市場是個追趕型的市場,市場存在對跨國品牌的盲目崇拜的傾向,認為洋品牌就是好的,實際是上不正確的。品牌是企業與人群的關系總和,排列進入50強的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有非常高的品牌價值,但是,我們認為,這種全球性品牌價值并不能確切的反映出他們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價值,因為他們的品牌價值都是世界不同區域市場品牌價值的總和,全球化就是本地化,這對中國市場上的跨國家電品牌來說也是一樣的。跨國企業在全球很多市場擁有比較高的品牌價值,并不等同在于中國市場也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不同的人群,需要新的品牌投入和管理。從此次排序中可以看到,市場盲目崇拜的一些跨國品牌的品牌影響力還沒有中國的一些本土品牌影響力大,比如今年中國的海爾、長虹的品牌影響力就遠遠大于所有在華的跨國品牌。
4、給中國家電企業的品牌管理一個國際意義的一個提示。
從50強的排序中我們看到,品牌管理技術在中國才剛剛開始普及,一些企業發展的比較好,但是品牌管理還是比較落后,包括很多跨國企業并不重視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建設,這樣品牌起不到對產品的拉動作用,企業缺少品牌層面的競爭力。一些很早就按照科學的方式管理自己品牌的企業已經感受到品牌給他們的經營帶來的巨大收獲,這種排序讓中國家電品牌可以實現與本土以及跨國優勢品牌的橫向比較,對自己未來的品牌發展帶來積極的促動作用。
5、給跨國品牌一個本土化的參照。
跨國企業雖然熟稔品牌的管理,但是,面對不同人群的文化差異,傳媒運作方式的差異,品牌服務產業的發展滯后等原因,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管理也遇到了比較大的問題,這種排行也給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階段性發展一個準確的反映,從而找出在中國市場發展自己品牌的參照系。
二、中國市場中外家電品牌影響力比較
1、中國本土品牌的影響力迅速上升。
前10名中有4個本土品牌,其中重要的變化是本土品牌開始領先,海爾,長虹的影響力大幅度提升,前20名中有9個本土品牌。
2、跨國品牌影響力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三菱,三星被海爾,長虹取代。飛利浦與三菱跌出前10名,并且跌幅比較大。伊萊克斯的跌幅超過10個位次。惠而浦已經退出50強。
三、中國市場中國家電品牌影響力比較
1、連鎖渠道的品牌影響力增長迅速。蘇寧電器連鎖已經進入前20強,這充分反映出連鎖渠道開始規劃自己的品牌建設,但是,國美,三聯由于品牌管理的具體原因,品牌影響力增長緩慢,并且第一連鎖品牌國美的品牌影響力還出現了下降。
2、中國品牌之間的差距迅速擴大。海爾,長虹,TCL,康佳四家產品線比較長的企業隨著自己產品規模的快速壯大,品牌影響力迅速提升,與其他本土品牌影響力拉開了絕對性的差距,這也充分說明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集團出現了第二次發展起飛。高路華,容聲,長嶺,小鴨已經從50強中退出。
3、太陽能品牌影響力迅速提升。由于出現全國性的能源短缺,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大型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影響力迅速增強,皇明與清華陽光已經進入50強,其中,像皇明太陽能已經迅速進入前15強。
四、中國市場跨國家電品牌影響力比較
1、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強勢家電品牌在全球家電市場的競爭格局。
進入中國市場家電50強的跨國企業一共有15家,具體的分布比例是日本9家,韓國2家,德國1家,荷蘭1家,法國1家。日本企業占了絕對的優勢,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跨國家電品牌在中國的格局與他們在全球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國家電市場隨著市場的開放也開始并將繼續反映這一跨國競爭態勢。
2、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調整已經見到效果。
日本企業都在重新調整中國市場策略,包括獨資運動,新品同步發達國家發布,研發中心轉移等,已經顯現出明顯的效果,比如說松下影響力的迅速提升就是例證。
3、美國家電品牌競爭力減退。
比如說惠而浦已經從50強中退出。
4、即將迎來跨國品牌重新定位的潮流。
品牌定位超前啟動的松下已經收到成效,目前很多跨國公司都在計劃新的品牌定位,預計在2005年會出現跨國品牌新的定位潮流,這也意味著跨國品牌之間的競爭在未來將更為激烈。
五、評價品牌影響力的方法
1、品牌影響力評估的依據是可公開獲得的信息。
2、排行并未就公開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行獨立的調查。
3、本次評比所涉及的品牌評價并不代表就品牌的銷售、許可、特許以及任何商業性開發或者以投資為目的的商業運作的建議。
4、評估中所設計的一切亦不能視為對品牌或公司未來商業前景做的承諾或陳述。
5、有關品牌評估問題排行不接受任何陳述及擔保。
6、數據時限:基于2003年5月到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