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國內搜索引擎從這樣一則新聞中感受到巨大壓力——Google向百度實施戰略注資,兩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即將聯手。或許從廣告客戶和普通用戶的角度看,可能相當長時間以內,百度還是那個百度,Google還是那個Google,但從其它搜索引擎的角度看來,雖然二者還未有具體結盟方式,但兩強聯手產生的巨大沖擊,甚至在短期內就可能顯現結果:Google的品牌威力已經注入他們的強大競爭對手的血脈(稍后必然是技術跟進),或者說,一個國際超強品牌正在從覬覦到正式涉足,導致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競爭格局再次發生重大轉變。
Google/Baidu
百度對Google的仿效有了實質性結果,如今終于化敵為友,雖然在業務上二者依然存在競爭關系,但戰略上既然已經走到一起,且有Ebay與易趣,Yahoo與3721香港并購的案例在先,業內則已經表現出對二者未來關系心領神會之態度。Google號稱全球第一搜索,百度則號稱中文第一搜索,二者聯姻,堪稱“絕配”。但這實在讓人無法不聯想到“壟斷”一說。
門戶搜索:
比較尷尬的是門戶搜索引擎新浪。當初由于百度獨立開展搜索引擎業務,與新浪形成競爭,新浪由此放棄百度的搜索技術,轉向慧聰、進而采用Google的網頁搜索技術。不料Google一進國門直奔百度而去,合作者同樣搖身一變站在了自己的對面。聯想到國內外門戶網站與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之間由于利益關系引起的分分合合,則新浪會否在網頁搜索技術上另起爐灶?
門戶搜索引擎中,搜狐顯得相對穩定。今年以來,搜狐似乎投入更多力量發展搜索引擎業務。張朝陽更高調透露要在7月份推出自主技術的搜索引擎,并希望搜索引擎收入能與品牌網絡廣告收入平起平坐。自信之情,溢于言表。實際上,“Google+百度”固然令對手心驚,但門戶自有其積累多年的用戶群和穩定的中小企業客戶基礎,加上“固定排名”等競爭者所缺少的差異化服務收入的穩定增長,以及未雨綢繆地開發屬于自己的搜索技術,這都應該是門戶搜索引擎的自信之源。
有人認為門戶搜索引擎占據的市場份將在寡頭統治下逐漸萎縮,這種猜測難以讓人信服。
Yahoo/3721
另一邊,3721越來越明顯暴露出來的搜索面目,使得各路搜索引擎商將3721從以前互補型的業務對象逐漸視為業務交叉的競爭對手。而3721香港的收購者Yahoo,原本即是百度,也是Google的競爭強敵。Yahoo的本土化戰略已經衍生出了收購3721香港,以及3721采用Yahoo的YST(Yahoo Search Technique)搜索技術等多個戰果。而且就在Google注資百度一周后,Yahoo猛然推出“一搜”搜索引擎(www.yisou.com),其界面、性能皆直指Google,卻又有著比Google中文更為“本土化”的面目。由此,Yahoo-3721與Google-百度之間也必有一場你爭我奪的好戲可看。國內外都有專家認為,中國內地的搜索市場已經清晰地劃分為Google/Baidu陣營和Yahoo/3721兩大陣營。
中國搜索:
中國搜索(慧聰)大概是目前最尷尬的角色。原本貴為搜索引擎廠商,并以獨立搜索引擎身份與百度爭鋒的角色,眼看著對手被注入了更強勢的品牌因素,更不知未來會如何聯手出擊;加之自己新近才“從后臺走到前臺”,以后來者身份躋進市場,尚未完全樹立起強勢品牌地位,因此兩強聯合無疑對自己造成更大威脅。同時,由于搜索引擎服務商都形成共識,即必須開發屬于自己的搜索技術方為正途,因此慧聰依靠提供搜索技術的收入也將進一步減少。
中國搜索很清楚自己的處境,面對Google和Yahoo的喧囂殺入,向媒體喊出了“堅決抵御Google等外族入侵”的口號,大打“民族品牌”戰,讓人聯想到IT產業內我民族品牌艱難、頑強地抵御洋鬼子強勢品牌的形象,簡直搞得有點悲壯了!不知這一策略能否博得更多同情,還是僅讓人宛爾?只是這么一來好象沒給自己留下退路——未來不排除中國搜索同樣被“外族”注資的可能,屆時中國搜索還會象現在這般強硬嗎?
跟進者:
近一段時間以來,阿里巴巴,8848、騰訊,中華網,21cn……,也從蠢蠢欲動到公開扯起大旗,紛紛搶灘中文搜索市場。但對于阿里巴巴、8848來說,由于專注的細分領域不同,阿里巴巴的“網商”搜索引擎是針對自身會員搜索買賣的商機;8848、中商網專做購物搜索引擎,因此“Google+百度”未必會對他們產生威脅,倒是二者結盟所攪起的搜索引擎市場的整體熱鬧勁頭,可以間接為他們掙來不少人氣。
比較辛苦的是中華網、騰訊這些借門戶力量的后入者,既無三大門戶的頂盛人氣,又缺乏過往搜索引擎業務開展的牢固基礎,雖然不少網站已經在開發自己的搜索技術,但搜索技術開發成熟并非指日可待,往往需要3-4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在今天強強聯手逼近的局面下,跟進者們開拓搜索市場的難度,無疑進一步加深了……
回想2004年初搜狐副總王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那段話:“今年搜索引擎市場的競爭還會非常激烈,有很多新的服務提供商已經加入了這個市場。不過最近雖然有七八家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進入市場,但市場總體格局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搜索引擎市場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得很大,會有通吃。因此,今年年底搜索引擎市場會進入到洗牌階段,有的提供商有可能被淘汰。……”再來看今天的局勢,不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一個充滿無限增長潛力的巨大市場、一群激烈拼搶的勁敵,還有一群虎視眈眈者俟機殺入(《商業周刊》刊文預計:不遠的將來微軟和AOL也會前來捧場)……如果狄更斯在世,該禁不住又要感嘆“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了!正如所有事情的發生都存在正反兩方面結果,對所有的本土搜索引擎來說,外強進入,可以刺激、加速對自身的改進,一味高喊“堅決抵御”的口號是無力的,咱們要高調做點事情出來——搜狐、網絡豬、查博士,以及所有本土搜索引擎同胞們,塵埃尚未落定,是時候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