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博通殺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
|
|
|
作者:呂梁 發布時間:2004-6-14 20:27:34 | 【字體: 大 中 小】
|
近日,西安交大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對歐美軟件外包市場的業務增長勢頭猛烈,一口氣與國際知名IT大公司簽定了兩項軟件外包合同。這是公司在被國家科技部“29號文”評選為“中國軟件歐美出口工程”B類試點企業,決定涉足軟件外包市場后,打響的第一槍。
這兩項訂單僅僅是個開始,西安交大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大博通)技術總監兼國際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咼平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交大博通將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為突破口,進軍國際市場。
借道香港
“前店后廠”模式效果初顯
4月14日至17日,西安軟件園代表團應邀赴香港參加了“國際資訊科技博覽會”,此次博覽會由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目的為增進我國軟件企業與海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參展企業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加拿大、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作為西安軟件園代表團成員之一的交大博通也派出隊伍參加了此次博覽會,作為新上市企業,交大博通在展覽會期間就獲得多家海外公司的特別關注。
通過本次展覽會,不僅交大博通收獲頗豐,西安軟件園更是將香港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發展對外軟件外包業務,并形成了典型的“前店后廠”模式。據了解,香港擁有成熟和活躍的信息及通訊科技市場、高效率和完備的營商環境、國際市場網絡和經驗,而西安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綜合成本較低的優勢。通過香港與西安進行優勢互補,共同聯合海外的合作伙伴,建立國際業務網絡,可以推動中國內地的軟件加工及外包服務,拓展國際市場。基于這樣的認識,西安軟件園通過香港拓展海外業務的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
作為西安軟件園的一家企業,交大博通在博覽會期間給外界樹立的良好形象獲得眾多公司的青睞,會后各方與交大博通公司通過接觸,就如何開展業務達成了合作意向,尤其是通過香港中間服務商牽針引線也對公司順利簽下歐美軟件外包訂單起到關鍵作用。據了解,交大博通目前所簽訂的兩項大單都是通過香港公司作為中間服務商并且經過談判達成的。交大博通此次利用香港中間商殺入歐美軟件外包業務市場對“前店后廠”模式進行了探索,咼平勃介紹說,這種合作模式還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尤其是目前西安軟件企業很少有直接通過自身能力獲取歐美軟件外包訂單,通過中間商的牽針引線一方面將給西安的軟件企業帶來豐富的市場信息,獲取軟件外包業務的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西安軟件企業的盲目投入,并且加大今后簽單的成功率。對于西安眾多軟件企業來說,語言障礙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與歐美軟件公司的交流,對此咼平勃表示,通過與香港公司的合作,交大博通的員工與香港公司的員工進行接觸和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而克服語言障礙,為今后直接進入歐美市場打下基礎。
分食大餅
軟件企業自身能力是關鍵
對于歐美軟件外包市場,軟件圈內有“餅大難吃”的說法,意思是說雖然歐美軟件外包市場大,但門檻過高,一般中小企業難以分食這塊大餅,要進入該領域,軟件企業規模和自身實力成為一道無形障礙攔在西安眾多軟件企業面前。對此,咼平勃表示,通過目前與歐美軟件企業的接觸以及合作,讓他對該領域的門檻有了更多的認識。他介紹說,如果要從事歐美軟件外包業務,公司規模至少要保證在500人左右,500人的規模絕對是一道門檻,不滿足這一點,對歐美企業是沒有足夠吸引力的。因此,要進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規模絕對是一項硬性要求。此外,歐美市場在企業誠信、資金流等方面也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對于交大博通來說,目前,公司員工人數在500人左右,并且公司于3月29日發行2200萬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上市企業的頭銜也為交大博通樹立了無形中的品牌形象,咼平勃介紹說,公司上市后首先在資金流上有了相應的保證,經濟上能夠保持穩定,并且交大博通面向國家支持的煤炭、電力、裝備制造、電信、化工、線纜等重點行業,提供管理應用軟件產品和行業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多年在重點行業中的開拓,為公司在信譽、資金、技術上做了相應的準備,這些都為交大博通能夠殺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交大博通在軟件產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上有很大的優勢,進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這些軟件產品會成為今后交大博通在外包市場中的主角嗎?對此,咼平勃說道,目前交大博通進入外包市場,所進行的項目都是以底層的編碼工作為主,軟件外包市場就是為客戶提供一個服務,一個產品,因此自身軟件產品與軟件外包并沒有過多的牽連。
發掘新增長點
交大博通直指國際化
在原有傳統軟件產品開發,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上,交大博通的優勢十分明顯,并且已經形成規模化效益,在做好這些業務之前,公司并沒有軟件外包的經驗,此次交大博通為什么要投入人力、物力進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呢?咼平勃表示,公司上市后首要目標就是要樹立國際化軟件公司的形象,進而進入國際軟件市場。而進入軟件外包市場后,能夠讓企業在技術以及人員培養上能與國際化的目標接軌,適應公司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一般來說,一個外包項目大多分為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等幾個大的階段。其中設計又包括整體設計、系統設計(把整體架構變成一個個系統)、詳細設計幾個環節。詳細設計之后軟件就變成了一個個模塊,之后才進入編碼階段。編碼工作完成后,將交由測試人員進行軟件測試。雖然編碼等底層工作是整個外包業務的重點,但對于很多國內企業來說可以通過與國際軟件公司的外包業務合作,掌握這些公司的最新技術動態,從而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這點也成為眾多軟件公司的目標。除此之外,與國際公司的合作過程中,將要求國內軟件公司人員在語言能力上與國際公司接軌,經過外包業務的培養,也將不斷提高公司業務人員的水平,從而培養出適合國際化環境的員工。
另外,咼平勃介紹說,交大博通進入歐美軟件外包市場不僅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從整體環境上講也符合整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并且還能為公司提供新的效益增長點。咼平勃表示,歐美軟件外包市場潛力巨大,據國際知名研究公司Gartner公司在2003年初的數據報告顯示,各國發包量中美國發包量1100億美元,并且該市場的需求量還在逐漸遞增。按照10%左右的市場份額計算,中國軟件外包業務在歐美軟件外包市場中至少在100億美元左右。尤其是在公司被國家科技部評為“中國軟件歐美出口工程”B類試點企業后,加大了交大博通進軍軟件外包市場的決心,在宏觀條件以及公司自身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交大博通最終殺入百億美元的歐美軟件外包市場。
記者手記
交大博通能夠殺入前景巨大的歐美軟件外包市場,對企業本身以及西安軟件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采訪過程中,交大博通相關人員談起軟件外包業務時,都頗有感觸地說道,人才是做好這項業務的關鍵。目前軟件外包人才的缺乏主要體現在項目經理的短缺上,一個能夠控制軟件外包的進程以及控制所提供服務質量的項目經理是十分稀缺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對歐美軟件外包業務還剛剛起步,很少有企業真正將整個流程完全走過,現在還處于磨合階段,因此項目經理的缺乏應該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不只是西安甚至交大博通才有的。隨著今后對此項市場開拓力度的逐漸深入,以及進入的企業越來越多,加上軟件企業對該類人才培養的重視,相信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
|
文章來源:中計
|
|
|
·交大博通被騙遭致命打擊 涉款6700余萬元 ·西安交大博通走上雄關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