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萬網民中只有一百萬人經常上網購物
故事一:王小姐這幾天很高興,因為她上周六從卓越網上訂購了一套自己最喜歡的歌手周杰倫的最新CD專輯《葉惠美》,僅僅花了3元,比市場上30元的賣價竟然低了27元錢,而
且還是送到了家里。而在這個網上商城,最近一段時間里,無論消費者買幾樣東西,送貨費只需1元錢。“網上商城真的又便宜又方便,以后我再買類似的書、CD等東西,肯定先去網上轉轉。”王小姐高興地說。
故事二:從10月11日至15日,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三名年輕人,在北京開展了一場“100小時無線網絡生活挑戰”。有意思的是,參加者在某知名網站上訂的一份豐盛的套餐,送到現場后面對記者提出的“網上支付”要求,送餐員的回答卻是:“我們只接受貨到付款”,于是,只得眼看著到手的午餐慘遭退回!中華美食網、永和大王等打出“網上訂餐”招牌的多數網站,“支付手段”大多只接受“貨到付款”。
故事三:10月16日,卓越網對外正式公布了融資成功的消息。來自美國老虎基金屬下的老虎科技基金,斥資5200萬元注入了被譽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品牌”的卓越網,一舉躋身卓越網的三大股東之列。卓越網這次進行國際融資并獲得成功,正值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經歷冬天之后復蘇步伐加快之際,中國的電子商務領域又前所未有地凸現出來了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尤其是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危機,更是把網上交易的種種好處放大出來,從事網絡零售的企業收入大大增長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近來,電子商務這個詞又重新成為了熱門話題。無論是得到電子商務網站或是風險投資商的青睞,還是更早些的“100小時無線網絡生活挑戰”,在人們一方面感慨網絡環境的進步,網上購買圖書和音像等產品的方便和便宜的同時,一方面也感慨電子商務的不足:偌大一個北京城,三個測試者只找到了一家購買食品且接受網上支付的網上超市,以至于主辦方臨時決定必須在該網上超市以外的地方去購買吃的東西。但令人遺憾的是,北京的網上餐館大多只支持“貨到付款”,不接受網上支付。還有的餐廳在網頁上留個訂餐電話,就說自己是網絡訂餐。
-三大發展門檻與四年前相比變化不大
與四年前基本一樣,電子商務的門檻依舊沒有大的改變。
之所以網絡生存的測試者無法做到網絡訂餐,關鍵的原因還在于中國整個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不理想———探索還需要一段時間。卓越網董事長雷軍認為,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門檻與四年前相比,并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以下三點:一是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大多數人還是不習慣上網買東西,他們更喜歡眼見為實;二是配送環節矛盾多多,中國的地域太大,物流的水平相差太遠,要么缺少成熟而網絡密集的第三方機構,要么建立自己的配送體系很困難;三是支付體系還有待完善,中國消費者的信用卡使用習慣遠未建立,而這不是電子商務公司能夠解決的。在卓越購物的用戶中,只有5%左右的人使用電子支付手段,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同樣,在攜程旅行網上,用信用卡支付的僅為20%左右,用現金支付的高達80%。由于許多人對網絡結算還不是十分了解和信任,而且銀行卡在國內的普及率還相對較低,造成了這種狀況,攜程旅行網CEO梁建章告訴記者,其實現在許多銀行都支持網上支付這種方式,而且在安全問題上由于系統的不斷完善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現在的關鍵是商家的觀念沒有跟上,或者不是很信任。其實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上海浦東銀行等在電子商務上對電子貨幣的發放和使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方面是比較完善的,是可以令用戶放心的。”梁建章說。
“我倒是認為,網上支付與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不太相符。中國網民比例較低,持有銀行卡的人比例也低,網民中能夠熟練地網上購物的人員比例更低。而且,目前網上支付還要經過注冊、下載軟件等一系列程序,這對于網上商店和銀行來說是為了保障其安全性,但對網民來說在一定意義上增加了難度”,互聯網專家呂偉綱的一句話頗有代表性。既然現在商家、消費者都比較認同貨到付款這種方式,這是在目前國內信用體系尚不完備情況下的國情。
-7000萬網民100萬用戶,新用戶增加速度放慢
呂偉綱看好另外一種支付方式,那就是移 動支付。目前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有一些網絡的業務,如短信、網上新聞的訂閱、郵箱使用費及會員注冊費的收取等,已經很好地使用了移 動支付這種方式。”呂偉綱說,“我認為,三大門戶網站當初在開通短信業務時,誰都沒想到后來發展得這么好,其實短信也是一種變異了的電子商務,這說明國內的消費者還是肯花錢的,關鍵是方便快捷。如果中國移 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能夠開發并規范這種移 動支付業務,將來可能電影票、球票、停車場交費等都能通過移 動支付,可能比銀行卡更簡便。”
與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門檻沒有變化相對應的,中國的網上購物者的發展也與以往的推測相去甚遠。“雖然國內有近7000萬網民,但是真正經常上網購物的卻只有100萬人左右,在各個BTOC電子商務網站,情況基本類似。”上周末,號稱“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品牌”———卓越網總裁林水星說。雖然卓越網用戶已經達到365萬,但真正經常在網上購物的卻只有這一數字的三
分之一,僅為100萬人。根據調查,他們大多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職業是城市公司白領,以IT等高科技領域居多。無論是圖書網站,還是旅游網站,不同電子商務領域的用戶基本重合。
而電子商務客戶群的增多,不僅需要各個電子商務廠商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領導廠商的推動。卓越網董事長雷軍告訴記者,卓越就要做這樣的領導者,將投入資金來做新客戶的開發,爭取3年內讓電子商務的經常使用者達到500萬人。
-并非所有的產品都適合電子商務
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環境在逐步成熟,人們對它的接受程度還在加大。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并非所有的產品都適合電子商務,這基本是所有接受采訪的專家的觀點。”人民大學教授方美琪說,“例如這次100小時網絡生存挑戰中,選手的吃飯成了問題。我認為,餐飲類的食品尤其是中餐未必適合做電子商務。同一個名字的菜,做法可能不同,而且做好之后送到消費者手中時可能早就涼了。快餐可能稍微好一些,因為它是標準化生產的。”
未來一段時間內,適合做電子商務的產品,依舊要具有以下特點:標準化,毛利率高,配送簡單。雷軍說,這也是為什么卓越在音像、圖書產品取得相當成功之后,希望把這種成功模式進一步復制到電子游戲、軟件、時尚玩具等領域,在往后,化妝品、服裝等也可能是下一個電子商務的開拓領域。
梁建章也認為,“在目前外資和民營物流公司尚未進入全國物流配送市場的情況下,配送相對簡單甚至無須物流、標準化的東西是目前電子商務的主要經營范圍,如現在絕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都在經營圖書、IT軟硬件產品、會員資格、股票等,我們現在的網上訂房和網上機票賣得都很好,每天都有上千人通過攜程網進行訂購機票。”
國內電子商務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國內的社區服務相當完善,根本沒有給飲食、衣物、水果等雜品的電子商務留下太多的空間。“我很難想象一些在國內很有名氣的提供這類商品電子商務的網站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以前互聯網泡沫時的某個號稱多長時間送貨的網站,曾經大打廣告,但現在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消息了。”據呂偉綱介紹,在國外,由于居住比較分散,而且去大型購物中心時停車困難,許多家庭都是一周去ShoppingMall等大型購物中心購買日常用品,經營日常用品的電子商務網站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但在國內,隨便去樓下轉一圈,就會有一些小店提供很便捷的日常用品服務,不僅方便省時,而且沒有銀行卡的安全危險,因此日常用品的電子商務經營空間很有限。
觀點
小品種大數量是贏利保證
卓越網董事長雷軍在接受采訪時說,卓越網的銷售額,2000年為1200萬元,2001年為5700萬元,2002年則達到9600萬元。“而2003年的1-9月,我們的收入已達1.05億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營業額,到今年底,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5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的第二季度開始,卓越網已經實現了持續盈利。現在,這股增長的強勁勢頭依然不減。我們保守地估計,與2002年全年相比,卓越網今年將會有70%左右的增長。之所以說卓越網成功,是因為我們采取了不同于其他網站的經營模式。主要表現有三點:第一是精選品種,在研究消費者習慣之后選出少量的品種;二是大批量采購,在保證低成本的同時,給用戶以高折扣銷售;三是優質服務,加快送貨速度,向用戶承諾上午訂貨下午送到。
當然,這些特色與美國的成功電子商務網站亞馬遜有所不同,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相對特殊的市場環境中,卻相當有效。而且這種模式可以復制到其他一些領域。“未來一段時間內,適合做電子商務的產品,依舊要具有以下特點:標準化,毛利率高,配送簡單。”雷軍說,這也是為什么卓越在音像、圖書產品取得相當成功之后,希望把這種成功模式進一步復制到電子游戲、軟件、時尚玩具等領域,在往后,化妝品、服裝等也可能是下一個電子商務的開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