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的上級單位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訴3721公司及周鴻祎個人名譽侵權案,海淀區法院一審判決3721敗訴。雖然是一件普通的名譽糾紛案件,但在3721公司內部,“戰略轉變”及人事調整也早已提上日程并賦諸于行動,周鴻祎可能賢讓,原263營銷副總裁田健加盟3721只是其中的一小步棋。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根據董事會達成的方案,3721將會在近期招募一位總經理,該人士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或政府工作關系。在目前的幾位人選中,有新華社背景的,也有政府管理機構的,待人選敲定之后,3721會在合適的時機正式對外宣布。據悉,一位具有新華社背景的前副局級領導最有可能出任3721總經理一職。
這次調整并不涉及周鴻祎的職位,他仍擔任3721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但原來主管的市場、營銷、行政、財務等部門,將全部交給新任的總經理來全權管理,程序員出生的周鴻祎則側重管技術。
有分析人士認為,周鴻祎的個性比較張揚,他已經完成了公司創業時期的“使命”。現在3721成長比較快,正在朝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再則3721的上市步伐明顯加快,在這個時候轉變角色是很明智的舉措,招募合適的人完成新時期的任務也是符合商業公司的慣例。
IT界類似的人事調整模式已經司空見慣,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也由原來的CEO位置卸任下來,專心做技術;丁磊在網易公司“非常時期”也由讓賢總裁一職,轉身做首席架構師。從前兩位來看,他們的角色轉變,無論是對公司和個人,都是成功的。前些日子,業界流傳3721要去新加坡上市,該消息基本上得到了新加坡貿易發展局有關人士的確認,今年不太可能,明年有相當的機會在新加坡上市。眼下進行大規模人事調整,業界分析認為,3721是考慮讓管理團隊顯得“豪華”,給投資人以信心。
3721的策略也由原來的“口水戰”、“罵戰”轉變為“踏踏實實”做市場和銷售。“畢竟‘吵吵嚷嚷’不是最明智的選擇,也對3721公司本身不利,尤其是影響公司形象。”該消息靈通人士認為,如果一個成熟的商業公司,會扎實地做市場,讓市場說話,讓業績說話。
從公開的資料顯示,3721公司最大的股東仍是周鴻祎個人,IDG先后兩次投資后共持有20%的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