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yte3月28日消息:據ICANN(因特網名稱與數字分配機構)董事長文森特·塞夫(Vincent G.Cerf)稱,在今后的幾星期或幾個月之內,非英文域名將能夠在全世界使用。
ICANN將可能通過一項技術標準。該標準使世界各地的基于英文電腦能夠識別中文、阿拉伯文及其它語言文字。
塞夫說:“目前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我希望在今后幾周還會有更大的進展。技術標準已經成熟,F在需要做的是政策方面的工作!
塞夫是在上周五結束的ICANN的一次會議講這一番話的。ICANN是美國商業部于1998設立的一家機構,目的是為了監管網絡的地址系統以保證電子郵件和互聯網網址的正確運行。
目前,互聯網處理網址的中心計算機只能識別26個英文字母和10個數字以及一個橫杠(-),還有斤毫一個將斷開地址的點(.)。其它符號如斜杠等不屬于域名的內容,只能被其它計算機處理。其它語言必須被轉化中心計算機可以識別的字符。
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是一個獨立的團體,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致力于解決后臺域名平穩轉換問題。
盡管目前已有一些非英文域名在運行,但是ICANN的新標準將使這些域名完全合法并確保它們有效運作。
塞夫還說,即使有這些變化,目前域名的后輟如“.com”或“.org”還將以英文的形式保留。至于要等多長時間人們才可以使用其它語言的域名,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這些語言的技術人員將他們語言的字母表翻譯轉換成互聯網協議的進展程度。
“中文、日文和韓文是目前最復雜的幾種文字,所以翻譯這些文字的工作組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將這些難弄的字符轉換成域名”,塞夫說。
本周四,澳大利亞的保羅·圖米(Paul Twomey)取代斯圖亞特·林恩(Stuart Lynn)成為ICANN第一任非美籍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來管理該組織的日常工作,而之前該組織總是被人指責為“美國核心主義”。
新繼任的圖米保證互聯網將不局限于發達國家,它將具有很有包容性
圖米說:“我們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互聯網正在日益全球化,我們需要將目光全球化,特別是要關注發展中國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