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由千家智客與四川省通信學會建筑智能化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26屆CIBIS建筑智能化峰會首站——成都站在成都天府麗都喜來登飯店成功舉辦。
本屆峰會以“碳索新機·筑AI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設計院、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及知名品牌企業的專家代表,圍繞AI賦能、智算中心、綠色低碳、云服務、存量建筑改造等前沿議題,共同探討建筑智能化的創新路徑與高質量發展方向。

出席本屆峰會成都站的嘉賓有四川省通信學會建筑智能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謝力、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化工作室總監張學川、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專家王加梁教授、千家智客創始人向忠宏,以及來自同方泰德、ENJOYLink歡聯、霍尼韋爾、海爾智慧樓宇、大唐電信、萊訊通信、保瑞自控、引瀾、西云數據等行業知名品牌企業代表。
除了成都站之外,接下來峰會還將在西安(10月30日)、北京(11月18日)、上海(11月20日)和廣州(12月11日)等地舉辦。
首先,四川省通信學會建筑智能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謝力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建筑智能化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與技術革新浪潮,行業既迎來新的機遇,也面臨結構調整與模式重塑的挑戰。他表示,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建設創新、宜居、美麗的現代化人民城市,智慧化和綠色低碳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方向。建筑智能化作為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正從依賴房地產增量建設轉向以城市更新、存量改造和智慧應用創新為主導的新階段。謝力表示,四川作為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區域,成都更是城市生命線工程試點城市,發展空間廣闊。他呼吁行業各方抓住新一輪智能化變革機遇,推動建筑智能化向高質量、智慧化方向持續邁進。

四川省通信學會建筑智能化專業委員會 秘書長 謝力
接著,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化工作室總監張學川在《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統現狀調研及改造需求分析》的主題分享中指出,隨著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深化,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煥新升級已成為行業轉型的重要命題。據介紹,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通過系統評估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運行現狀與改造需求,發現早期建筑在設計階段更注重功能實現,對節能、低碳及系統集成的重視不足;同時,設備老化與技術迭代帶來的兼容性問題,也成為制約智慧化水平提升的關鍵因素。

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作室總監 張學川
張學川指出,隨著“雙碳戰略”和城市更新政策的深入推進,建筑智能化改造正迎來新的發展窗口。調查顯示,目前物業與業主最關注的方向包括節能降碳、智慧安防、能源優化和數字化運維等。AI視頻監控、人臉識別門禁、樓宇自控系統及三維可視化運維平臺正在逐步落地,但整體智能化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他建議,未來既有建筑的改造應以節能降碳為核心目標,通過智能控制、自動化與系統集成,實現建筑運行的高效、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從而為城市更新和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創新引領樓宇智慧升級
同方泰德產品總監何深在《賦能樓宇智慧升級:Techcon控制器嵌入式組態升級與邊緣計算應用》的主題分享中,介紹了Techcon Neosys控制系統在國產化與自主可控方向的創新成果。他表示,Neosys控制器實現從硬件架構、系統總線到軟件平臺的深度國產化,核心模塊國產化率超90%,并采用全IP架構與雙網口菊花鏈設計,兼具高抗干擾性、可擴展性與云端連接能力。其嵌入式組態功能支持控制器端圖形化編程與調試,無需外部軟件,顯著提升工程實施與運維效率。

同方泰德產品總監 何深
此外,Techcon在樓宇智能化領域率先融合數字孿生與邊緣計算,通過設備模型庫和控制策略仿真實現動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憑借自主核心技術與本地化制造能力,Techcon控制系統不僅推動了國產樓宇自控產品的技術進階,也為智慧建筑的高效、節能與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加速中國智能建筑領域從“可用”走向“領先”的國產化轉型。
西云數據工程建筑與房地產行業解決方案專家寇清帶來了《云端承載AI——云服務助力智慧建筑新場景落地》的主題分享。他指出,隨著智能家居與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行業正面臨系統復雜、互聯不足的痛點。為破解智能生態“孤島”難題,亞馬遜云科技通過IoT設備管理、統一SDK、多協議支持及豐富的設備模板,實現多品牌設備的即插即用與云端統一管理,為智慧建筑構建了開放、可持續的數字生態。

西云數據 工程建筑與房地產行業解決方案專家 寇清
寇清表示,在AI驅動的新階段,云服務正重塑智慧建筑與數字生活的應用邊界。借助亞馬遜云科技的AI與機器學習平臺(如SageMaker),企業可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執行洞察,推動安防、能耗管理、養老照護等場景的智能化升級。依托亞馬遜云科技的全球部署、高彈性架構與安全體系,AI應用可實現低延遲與高可靠性。他強調,云端承載AI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建筑行業邁向高效、安全、低碳發展的關鍵路徑,為智慧建筑的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持續動能。
在《存量建筑輕裝升級——Optimizer系列樓宇自控系統》主題分享中,霍尼韋爾資深產品經理蘇蕊指出,面對全國約300萬棟待改造的存量建筑,行業普遍面臨“拆改難、兼容差、施工復雜、數據安全”等痛點。針對這些問題,霍尼韋爾推出新一代 Optimizer 增強版樓宇自控系統,以“安全、開放、合規、易用”為核心理念,為舊樓改造提供輕量化、低風險、高回報的智能升級方案。該系統基于 Niagara 平臺 實現多協議兼容與靈活集成,支持快速部署與統一管理,大幅提升系統擴展性與改造效率。

霍尼韋爾 資深產品經理 蘇蕊
此外,Optimizer增強版控制器采用工業級設計,具備高可靠性與強環境適應性,支持多協議兼容與靈活組網,在復雜環境下依然能保持系統穩定、安全運行。依托云連接與輕量化架構,Optimizer Supervisor實現即插即用與免插件部署,顯著提升改造效率與系統可維護性。蘇蕊表示,霍尼韋爾的輕量化自控系統方案,正幫助存量建筑以更低成本實現智能化升級,將“拆改難題”轉化為“智改機遇”,為樓宇帶來降本、提效與可持續價值增長的新路徑。
AI與綠色低碳賦能可持續發展
隨后,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專家王加梁教授作了《AI時代智慧校園的綠色低碳建設路徑思考與探索》的主題分享。他表示,校園建筑作為公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高校普遍面臨能源浪費、數據孤島和設備老化等問題,制約了綠色校園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專家
王加梁 教授
對此,王教授提出以“可看見—可調控—可共生”為核心的低碳建設路徑,強調通過AI與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校園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構建“AI能源大腦”、部署AIoT邊緣智控、推動光伏發電及碳普惠機制與合同能源管理等舉措,校園可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與智能化節能降碳。他表示,AI驅動下的智慧校園將成為綠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示范場景,為教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創新模式。
保瑞自控市場宣傳部經理吳浩森在《建筑智能化新時代破局探索——存量建筑改造》主題分享中表示,隨著行業從“高杠桿、高周轉”轉向“低增速、高質量”發展,建筑智能化正迎來由增量向存量轉型的新周期。零碳建筑與既有建筑改造成為行業發展的兩大突破方向,而系統兼容、成本效益、施工干擾及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仍是改造落地的主要瓶頸。

保瑞自控 產品方案部經理 吳浩森
吳浩森介紹,保瑞自控以LoRaWan全域感知技術為基礎,通過標準化設計與模塊化部署,實現系統快速建設與高效運維;同時借助AI智能助手構建數字化運維體系,實現智能巡檢、能耗可視化與設備風險預警,顯著提升樓宇運營效率。通過軟硬件協同創新,保瑞自控正助力存量建筑實現智能化重塑與價值再生。
智算中心與零碳園區未來
在《Haier HICS 無界零碳園區新紀元》主題分享中,海爾智慧樓宇全球智控高級產品經理李東駿介紹了海爾在零碳園區建設中的整體布局。基于“源-網-荷-儲”協同理念,Haier HICS以多能互補與動態調控實現園區能源的高效配置與智能管理,構建起冷、熱、電、儲一體化的綜合能源體系,為企業園區的低碳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

海爾智慧樓宇 全球智控高級產品經理 李東駿
李東駿表示,Haier HICS聚焦園區負荷側管理,推出冷源機房群控、多聯機與熱泵集控、空壓機智控及智能照明等場景化解決方案,構建一體化能源調控能力。依托“海爾服務”與“無界運維”體系,平臺實現設備互聯、數據共享與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通過“無界生態”理念,海爾正推動園區從節能管理邁向智能協同與零碳運營,助力綠色低碳園區建設進入新階段。
引瀾科技產品總監李平在《智算數據中心布線解決方案》主題分享中指出,隨著AI技術的普及與算力需求的激增,智算數據中心(AIDC)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800G與1.6T端口速率成為主流,Scale-up超節點架構帶動高速銅纜需求上升,對網絡吞吐量、時延與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李平強調,數據中心丟包將直接導致算力損失,丟包率僅為萬分之一就會造成10%的性能下降,可靠布線已成為AI集群穩定運行的關鍵。

引瀾科技 產品總監 李平
針對AIDC“高吞吐、低時延、高可靠”的特征,引瀾推出面向AI時代的全棧布線方案,涵蓋AOC光纜、DAC/ACC/AEC高速銅纜、UHFC-Trunk超高芯數光纖主干及高密度模塊化架構,全面兼容NVIDIA和以太網布線標準,滿足未來超高速算力網絡需求。依托in-Smart智能布線管理系統與in-Ras光纖運維機器人,引瀾實現鏈路自動監測、精準定位與智能維護,為智算數據中心構筑高效、安全、智能的算力互聯底座。
ENJOYLink歡聯技術支持部經理楊海濤在《全域互聯,智造賦能》主題分享中表示,隨著無人工廠、人工智能與工業4.0的深入推進,制造業對網絡傳輸性能與布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歡聯基于在順德機器人產業園的實踐,聚焦制造業“快、靈、穩”三大需求:通過大帶寬、高靈活性、強穩定性的銅纜與光纖方案保障設備高速穩定通信;以工業級柔性拖鏈線纜提升機械臂的靈活與耐彎折性能;并通過阻燃、防腐蝕與抗電磁干擾設計,確保布線系統在復雜環境下的長期穩定運行。

ENJOYLink歡聯 技術支持部經理 楊海濤
楊海濤認為,實現“全域互聯”是智能制造落地的關鍵。針對傳統布線在供電與傳輸上的局限,歡聯推出光電復合纜一體化方案,使光纖通信與電力傳輸合二為一,既解決遠距離供電難題,又顯著提升部署與運維效率。他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穩鏈強網”。未來,ENJOYLink歡聯將繼續以更高標準的布線產品與前瞻性解決方案,助力制造企業夯實從產線到園區的智能互聯底座,為“智造”未來全面賦能。
最后,千家智客創始人向忠宏帶來了《AI時代智慧空間的感知與連接》的主題分享,他認為智能的核心可歸納為“感知、連接、交互、計算、執行”五個環節,而“感知”正是當前智能系統最關鍵、也最薄弱的一環。隨著AI、物聯網與非接觸式傳感技術的進步,毫米波雷達因其隱私保護、非接觸檢測與全天候監測優勢,正成為智慧空間感知層的重要突破口,推動人機交互從“命令式控制”走向“情境式感知”。在智能家居中,這項技術將使空間能夠識別并響應用戶情緒,讓居住環境真正“懂你”。

千家智客 創始人 向忠宏
向忠宏進一步表示,未來智慧空間的創新將聚焦“連接”與“交互”兩大方向。通過KNX、Matter、華為PLC-IoT等多協議融合,實現更高層次的設備互聯與數據協同;同時在人機交互層,融合語音、動作、健康與情緒感知,讓AI從被動響應邁向主動理解。隨著AI算力與算法的持續演進,智慧空間將真正實現以人為中心的主動智能體驗。
大牌云集,展現行業創新力
作為行業領先的年度盛會,CIBIS不僅是智慧建筑領域的思想交流平臺,更是新技術與新產品的展示窗口。同方泰德、ENJOYLink歡聯、霍尼韋爾、海爾智慧樓宇、大唐電信、萊訊通信、保瑞自控、引瀾、西云數據等知名品牌在現場展示了過去一年在智能控制、綠色節能、算力布線與云端管理等領域的最新成果,集中呈現了建筑智能化行業的技術革新與生態共進。
持續賦能,共筑智能未來
作為國內建筑智能化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業峰會,CIBIS峰會始終致力于搭建產業、學術與技術深度融合的交流平臺。繼成都站之后,峰會將陸續走進西安(10月30日)、北京(11月18日)、上海(11月20日)和廣州(12月11日),繼續圍繞AI賦能、低碳轉型、智算中心與存量改造等熱點議題,為行業提供洞察與行動的雙重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