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文旅熱潮持續(xù)升溫,南京又添重磅文化打卡點!
近期,由南京博物院與商湯科技攜手打造的《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成為眾多親子家庭與文化愛好者的熱門之選截止至8月19日,已體驗5.6萬人次,不少觀眾體驗后,都對這場穿越時空的“歷史漫游”贊不絕口。
近期,由南京博物院與商湯科技攜手打造的《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成為眾多親子家庭與文化愛好者的熱門之選截止至8月19日,已體驗5.6萬人次,不少觀眾體驗后,都對這場穿越時空的“歷史漫游”贊不絕口。
作為國內首個8K電影級數(shù)字文物VR體驗展,《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借助商湯科技大空間XR技術、AIGC視頻內容生成技術,開創(chuàng)性地將先進國產(chǎn)AI技術融入歷史文化場景,以“互動電影級”的視效和交互體驗,讓400年前的明代中文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鮮活呈現(xiàn),用中國科技講述中國故事,為文旅文博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樹立了全新標桿。
作為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院(以下簡稱“南博”)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其歷史可追溯至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南京博物院現(xiàn)藏有各類文物43萬余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成為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最為直接的見證,被稱為巨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其中新石器時代“玉串飾”、戰(zhàn)國“錯金銀重烙銅壺”、西漢“金獸”、東漢“廣陵王璽”、西晉“青瓷神獸尊”、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明代“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等均為國寶級文物。
開啟400年穿越之旅,親歷《坤輿萬國全圖》繪制現(xiàn)場
《坤輿萬國全圖》是南京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之一,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明代學者李之藻共同繪制于明代萬歷年間(1608年),承載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厚重歷史,是目前現(xiàn)存的最早的、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中文版世界地圖。
出于文物保護需求,《坤輿萬國全圖》每次展出后,都需要進行長時間休眠,導致許多觀眾難以一睹文物真容,更不用說近距離詳細觀賞。如今,借助商湯的XR+AIGC技術,《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讓觀眾突破時空限制,“走進”地圖繪制時的歷史情景。
展覽中,觀眾只需佩戴上VR頭顯,便能在超百平米空間中自由穿梭。展覽從第一人稱視角展開,通過“觀天下”“涉滄溟”“通四海”三個篇章,引導觀眾親歷《坤輿萬國全圖》繪制現(xiàn)場——在星空下“見證”李之藻與利瑪竇的思想碰撞;乘“量天尺”直上九重天,感受宇宙的浩瀚無邊;跟隨大明船隊遠航,領略海上航行的壯闊;在琉璃塔下,感受中式浪漫的韻味。
從北極冰洞的夢幻極光,到琉璃塔下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展覽將400年前的地理風貌、文化商貿一一重現(xiàn),讓觀眾從“看展游客”變?yōu)?ldquo;歷史旅人”,完成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漫游。
10倍效率提升!XR+AIGC讓歷史重現(xiàn)更高清、更高效
為了讓觀眾在虛擬世界里“觸摸”真實歷史,南博和商湯開創(chuàng)性地將AIGC視頻內容生成技術融入VR內容制作管線,將風格離散的碎片化文物數(shù)據(jù),轉化為風格統(tǒng)一的藝術化美術資產(chǎn),并形成一致連貫的VR虛擬場景,不僅做到了效果上的高度還原,還實現(xiàn)了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數(shù)字場景的重建過程中,南博策展及商湯團隊大量應用文物的高精度掃描三維數(shù)據(jù),并通過三維引擎搭建出原汁原味的明代場景。同時,還采用8K高碼率和專業(yè)引擎,大幅削弱了傳統(tǒng)VR畫面模糊、顆粒感重的“紗窗效應”,還克服了傳統(tǒng)引擎的性能瓶頸,讓九重天、北極極光等奇幻場景的呈現(xiàn)更流暢、更震撼。
在數(shù)字角色的設計過程中,南博策展及商湯團隊充分考據(jù)了明代服飾細節(jié),再利用AI技術結合歷史人物畫像,直接生成擬真風格的人物形象,將傳統(tǒng)2天1幅的原畫創(chuàng)作速度提高至1天4幅,帶來10倍效率提升,既保證了歷史準確性,又讓利瑪竇、李之藻等人物形象躍然“屏”上。
而在結尾場景的打造過程中,商湯團隊利用AI學習文物特征,快速生成風格統(tǒng)一的VR空間元素構件,讓藝術家可以快速搭建出沉浸感十足的虛擬空間,將單件文物的數(shù)字建模時間從1~2天壓縮到1~2小時,僅用兩周便完成整個結尾場景的制作,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還保證了所有場景風格的和諧統(tǒng)一。
南京博物院與商湯科技的合作,是業(yè)內首次將風格離散的文物數(shù)據(jù)以AI工作流的方式形成一致性的VR布景構建,并整合到三維VR空間內,帶來一致性的視覺體驗。VR與AIGC技術結合,讓歷史展覽不再只是文物的“靜態(tài)陳列”,而是可感、可觸、可探索的“鮮活世界”,擺脫“隔著玻璃看文物”的局限,滿足大眾深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僅如此,AIGC管線工作流的應用也是文物數(shù)字化應用方向的有益嘗試,拓寬了VR文物數(shù)字內容的制作方法,為“科技活化文化遺產(chǎn)”,實現(xiàn)文物數(shù)據(jù)資產(chǎn)要素的高效率增值轉化提供了全新思路。
《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將持續(xù)至2026年10月11日,通過微信小程序“南京博物院”即可預約。節(jié)假日期間,不妨走進南京博物院,開啟這場歷史漫游,在數(shù)字世界里與古圖對話,親歷大明風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