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召回計劃啟動后,消費者發現客服熱線欠費停機、電商店鋪對維權用戶實施禁言拉黑,甚至符合召回條件的設備也難以退換。
更令人擔憂的是,7月1日西安醫學院圖書館發生非召回型號充電寶自燃事件,涉事學生的書包被燒焦,校方緊急發布安全警示。
當輿論持續發酵時,多名員工向媒體爆料稱公司自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產,工資僅發放至6月。
盡管羅馬仕官微在7月4日凌晨緊急辟謠"沒有倒閉",但網友發現其聲明評論區充斥著"客服已讀不回"的投訴,官微解釋稱因咨詢量暴增導致響應延遲。
這場危機暴露出羅馬仕供應鏈管理的系統性缺陷。召回公告顯示,問題根源在于"電芯原材料來料原因",這已是該公司第二次大規模召回——早在2019年就因類似問題召回3792臺OM10型號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涉事PAC20-272等型號生產周期跨越14個月,但企業直到2025年6月才啟動召回,期間北京至少21所高校已提前禁用該品牌充電寶。
消費者維權記錄顯示,有用戶目睹室友的羅馬仕充電寶在電梯內爆炸引發火情,但多次聯系召回熱線均未獲回應。
更為諷刺的是,當西安自燃事件當事人確認涉事設備不在召回名單后,羅馬仕客服電話仍持續占線。這種危機應對的滯后性,與公司7月2日緊急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動作形成鮮明對比——創始人雷社杏卸任全部職務,由雷杏容接棒,距上次高管變動僅隔三個月。
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羅馬仕的困境折射出移動電源行業長期存在的標準執行漏洞。雖然國家標準GB/T35590-2017對移動電源性能早有明確規定,但真正實施起來難度頗大。
此次涉事的49萬臺問題產品若按均價100元計算,召回成本將超4900萬元,這對年營收約15億元的羅馬仕構成巨大壓力。目前公司聲稱"全部精力聚焦產業鏈自檢",但停工停產傳聞與工商變更的疊加效應,已引發供應鏈合作伙伴的恐慌性撤單。
而在電商平臺,羅馬仕多款產品顯示"缺貨",其天貓旗艦店近30天退款率飆升187%。值得玩味的是,官微強調召回計劃"長期有效",卻未說明具體實施方案和時間表,這種模糊承諾難以消除公眾疑慮
市場監管部門日前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緊急提示廣大消費者,CCC認證標志不能在市場上流通,網上售賣的含有CCC字樣的標志均不合法,請消費者不要購買使用。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銷售了沒有CCC認證的充電寶,就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
隨著暑期出行旺季來臨,充電寶安全問題將持續放大,這場由產品質量引發的信任危機,或許正是整個移動電源行業重新審視供應鏈風險的適時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