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5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聚焦數字經濟前沿趨勢與技術創新。作為大會戰略合作伙伴,工商銀行在大會現場打造“四鏈融合 數創未來”主題體驗區,多維度呈現該行以金融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以金融數字化轉型賦能科技企業的實踐成果。

“四鏈融合”構建科技金融新范式
所謂“四鏈”就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工商銀行始終堅持“科技驅動、數字賦能、價值創造”的發展思路,著力推動“四鏈融合”,加速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創新鏈方面,創新推出科技“兩重”貸等科技金融產品,積極營造“微小中大”協同發展新生態。資金鏈方面,憑借集團優勢和公私一體化服務體系,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落地AIC投資、科技并購貸款、科創債券、“投貸聯動”模式創新等一系列前沿試點業務。產業鏈方面,以北京市為例,針對首都3個萬億級和7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推行“一鏈一策一圖譜”服務策略,以鏈主企業為核心,精準觸達鏈上企業,高效滿足產業鏈各環節金融需求。人才鏈方面,聚焦科學企業家、科研人才“國、研、家、人”多維需求,為其提供全周期、全產品、全方位陪伴服務。

鏈式服務支持數字科技生態健康發展
為深化數字經濟領域科技企業服務,本次展區特別開設“金融賦能 數字科企”板塊,集中展示工商銀行積極服務近20家科技企業的典型案例,案例覆蓋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具身智能等數字經濟產業。通過鏈式資金支持和集群式、組團式服務,工行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創新、協同發展,強化產業鏈條韌性,在精準滴灌科技企業,當好“育苗員”的同時,主動做好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的“護航人”。
據了解,工商銀行始終錨定科技強國建設目標,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與“現代化布局”深度融合。以工行北京分行為例,截至6月末該行科技貸款規模接近1600億元,“小巨人”企業金融服務合作覆蓋率超70%。
下一步,工商銀行將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推進數字工行建設,全力做好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深度融合,努力為新質生產力的穩健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為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工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