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10月24日,用友網絡披露半年度報告,用友網絡虧損8.45億元,而2022年同期虧損為2.56億元,虧損同比增加5.89億元。另外,扣非虧損更是高達9.4億元。這也是該公司上市一來半年度最大虧損。所謂事出有因,用友二級市場上的潰敗,究其原因還是自身業務出現問題。
原因一:云轉型偏慢。
隨著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各個廠商都在積極向云服務轉型,將各種企業管理軟件以軟件即服務(SaaS)的形式提供。在這其中,用友網絡作為國內企業軟件領域的代表性ERP廠商,也面臨著轉型之路上的巨大挑戰。
首先,營收增長乏力,核心收入出現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業務組織升級使大型企業客戶業務承壓,進而導致上半年業績低迷不振。
2023年上半年,用友的整體財務情況全面惡化:凈利潤虧損8.85億元,虧損幅度大幅擴大179%;
原因二:用友云服務營收嚴重依賴大客戶
眾所周知,用友擅長大企業,尤其是央國企客戶市場,但要服務好大客戶并不是件易事,因為他們往往需要定制化的服務,議價能力也較強。用友網絡的毛利率低于同行有這方面的原因。比如兩年前國內某煙草替代SAP的項目,用友被友商擊敗,隨后出現了連鎖反應,用友在其他部分地區的煙草項目連續失手,更有員工在脈脈上曝出用友廈門煙草事業部管理混亂,領導甚至會因為一個無聊問題開頭腦風暴會討論半天。
幾年前某一家國內科技巨頭在替代Oracle系統國產化項目中的合作與決策中,經過漫長的選型、POC、試點,最終上線發布時,財務系統選擇了自研,全球HR系統選了友商,用友作為戰略伙伴的身份,但只參與了一小部分財務相關的業務,且金額微乎其微。還有某央企客戶發布了一則關于用友的負面行為處理結果公告,建議參考自媒體的報道了解具體情況。
從結果來看,類似這樣的情況對用友業務開展應該也會有不小影響,尤其是大客戶和政府的云業務,上半年甚至出現了下降,這對于高留存、高增速的云業務而言是相當反常的。
原因三:代理商一個個被“瓦解”
軟件產品對代理商的要求很高,客戶依賴代理商進入市場。 新產品存在數據含水量問題,常見手段包括將老產品客戶數裝進新產品以及將非云收入計入云業務營收中。
以用友YonBIP為例,雖然是2020年推出的產品,但聲稱擁有4000家客戶,可能是將老產品客戶數據挪過來充數。
Yonsuite是用友最新推出的產品,雖然獲得市場第一和各種獎項,但代理商對其了解甚少。
Yonsuite是用友最新推出的產品,雖然獲得市場第一和各種獎項,但代理商對其了解甚少。
目前形勢不樂觀,但不必對整個軟件行業失去信心。即便日本經濟衰退多年,但SaaS市場仍然在持續增長,還有很多活得“小而美”的軟件企業。中國軟件行業的未來仍然光明。 用友走出迷霧的時間取決于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