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小鵬汽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對外表示,公司正在尋求至少5億美元的資金用于擴大生產,并考慮可能優先在美國上市。

這給出如下幾個信息:一是造車確實是一個非常燒錢的活,目前小鵬汽車可能已經有點(或很快要面臨)缺錢了。
據公開報道,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僅去年就完成B輪和B+輪兩輪融資,共計獲得62億元的資金。如果算上A輪的融資,小鵬汽車總計共獲得百億元的資金。
不過,100億元的資金對于造車來說,確實并不算多。要想在激烈的造車市場中,贏得競爭優勢,儲備的資金當然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啦!

二是在當前的市況下,找資金可能比原來要困難一些了。
如今,小鵬汽車要尋求至少5億美元的資金,這個數字與之前何小鵬透露的要在2019年完成300億元的目標,還是相差比較遠的。保守的數字,印證了現在找到這么多資金,極有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鵬汽車要想去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首先必須處理好不斷出現的“竊取商業機密”風波。繼員工竊取蘋果公司商業機密的風波過后,3月21日,特斯拉起訴小鵬汽車現員工曹光植,理由是該員工竊取Autopilot的相關源代碼,供小鵬汽車使用。

我們知道,知識產權是中美兩國之間比較敏感的話題,小鵬汽車如果留給美國資本市場竊取知識產權的不好印象,那么要想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或紐交所,贏得市場的認可,極有可能遭遇不小的挑戰。這應該引起小鵬汽車的高度重視。好在有消息傳出,目前小鵬汽車已針對曹光植涉嫌違規一事啟動了進一步調查。
無論是去美國資本市場,還是在國內科創板上市,小鵬汽車當前急需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破解困擾諸多造車新勢力的產能瓶頸問題。
特斯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都遭遇了產能瓶頸的難題。特斯拉經過不斷的努力,早已完成了年交付10萬輛的目標;蔚來汽車目前交付車輛已經超過1.3萬輛。

不過,小鵬汽車的G3在去年12月12日發布之后,至今還沒有完成大規模的交付。日前,小鵬汽車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東莞等地的6家服務中心集中開業,計劃在7月底前交付1萬臺車,并力爭今年底前交付4萬臺。
小鵬汽車能否完成這個目標,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此外,在G3大規模的交付后,小鵬汽車可能會面臨,如何處理用戶使用中的反饋及出現的問題。這事關用戶口碑和小鵬汽車的品牌。
小鵬汽車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是:隨著傳統汽車廠商的大舉介入,以及特斯拉、蔚來汽車等頭部新勢力造車企業的崛起,各大廠商之間的角力已經聚焦到自動駕駛等核心能力的打造之上,這需要參與的企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本等資源,尤其是對人才和資金的爭奪層面。
綜合來看,小鵬汽車在“竊取商業機密”風波、產能瓶頸、無人駕駛等核心技術這幾個核心層面,解決的程度如何,事關企業能否贏得資本的進一步追捧?事關企業能夠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幾個問題,想必也是何小鵬等人正在著力解決的問題。能解決到何種程度,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