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18年8月31日通過,一共89條,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這部影響整個電商行業的法律,由全國人大財經委主導,經歷3次公開征求意見、4次審議才最終落定。今后,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有了一部專門法,這也是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介紹,因為電子商務屬于新興產業,所以電子商務法就把支持和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擺在首位,拓展電子商務的空間,推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所以法律對于促進發展、鼓勵創新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的規定。
目前我們國家電子商務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滲透廣、變化快,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立法中既要解決電子商務領域的突出問題,也要為未來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電子商務法不僅重視開放性,而且更加重視前瞻性,以鼓勵創新和競爭為主,同時兼顧規范和管理的需要。
此外,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在電子商務有關三方主體中,最弱勢的是消費者,其次是電商經營者,最強勢的是平臺經營者,所以電子商務法在均衡地保障電子商務這三方主體的合法權益,適當加重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特別是第三方平臺的責任義務,適當地加強對電子商務消費者的保護力度。現在這種制度設計是基于我們國家的實踐,反映了中國特色,體現了中國智慧。
我們國家的電商問題,比較顯著的或者說大家第一印象比較嚴重的就是假貨,包括國際上也認為中國是假貨泛濫國之一。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認為,電商法的出臺其實已經呼吁很久了,選在這個時間出臺不排除有社會事件因素,但更多的是電商作為新型行業迫切需要一部完善的法律,成為行業的模范、指導行業發展,更好調整消費者與電商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之間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