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將不可阻擋,經濟全球化更不可能阻擋,所以我們物流快遞行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宣布,菜鳥將再投千億元,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物流原來靠的是集裝箱,未來將靠的是包裹。中國應該當仁不讓的擔當起物流的責任,形成對全世界有效、有價值的作用。”
僅僅一周后,6月6日,菜鳥宣布將在香港建設一個總投資120億港元的超級eHub項目。從驅動中國升級為驅動世界,這張骨干網將對全球中小企業貿易和制造業轉型產生積極推動。
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正在成為連接全球的重要力量。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看來,世界已進入到全球連接的時代,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未來,我們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
這也正是菜鳥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的出發點。這張網的一部分,是在中國打造一個24小時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占GDP5%以下的物流成本;另一部分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在全球范圍內實現72小時送達。
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兼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說,智能骨干物流網將沉淀下來的一個社會化共享的基礎設施,這是一個讓人無比興奮的新時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最有可能成為全球基礎設施的,是高鐵、移動支付、智能物流骨干網。“這分別對應著人、財、物的高效流轉,真正實現無縫連接。”
“這意味著打通物流的任督二脈,對推動消費和降低物價很有意義。”網絡上這也引發剁手黨紛紛點贊:“了不起。”“集一家企業和行業之力,降低物流成本,帶來整個國家的發展,功莫大焉。”
他們更關注對生活帶來的改變:“這會給物流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社會效率得到提升,極大提高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