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12點,為期3天的“寺庫1217全球奢侈品節”盛大閉幕,據寺庫提供的消費統計數據顯示, 12月17-19日,全球奢侈品節期間,平臺銷量總量勁增,奢侈品網絡消費者年輕化趨勢明顯,90后正成為奢侈品購物的中堅力量。此外,三四線城市對購買國際奢侈品需求空前提高,北上廣杭蓉等一二線城市等大城市開始注重文化藝術消費。
硬奢品牌寶刀不老 三四線城市最能一擲千金
銷售額排名看,愛馬仕、古馳、路易威登、博柏利、普拉達、百達翡麗、勞力士、歐米茄、杜嘉班納、卡地亞成為銷售額排名前十品牌,可見大部分中國人對奢侈品的主要需求仍是滿足穿戴,在市場占有率上國際硬奢品牌依然寶刀不老。
平均客單價的城市排名看,前十名的客單價都已經超過了9000元,其中銅仁市,丹東,阿里地區雄霸前三、平均客單價超過17,000元,而我們熟知的直轄市及重點城市僅有上海上榜,排在第十位。三四線城市甚至偏遠地區的客戶如此大手筆的原因,據寺庫奢侈品消費數據中心分析,除了有訂單數量小這一客觀因素外,三四線城市對奢侈品購買欲望一直很高,但受到購買渠道的限制,這些偏遠地區消費者對于大額高端消費更加信任寺庫平臺,未來這些城市或將爆發奢侈品消費熱潮,吸引更多類似寺庫這一高端消費的綜合性平臺的繼續深挖。
如果道歉有用的話,愛馬仕出那么多包干嗎?
今年的第六屆寺庫奢品節,高端消費人士的購物袋再次拉高了普通群眾的想象力。有客戶選擇網上下單到店自提的方式以近106萬的價格購入一塊百達翡麗,成為整個1217活動中單價最高的交易。除了腕表外,愛馬仕的Kelly和Birkin依舊是年底犒勞自己或者寵愛女友的心水之選。1217期間,愛馬仕祖母綠鱷魚皮金扣女士Kelly28兩用包以56萬位列客單價排名第二位, 愛馬仕鱷魚金扣和銀扣Birkin30則占據第四名與第五名。
一二線城市開始注重文化藝術消費 民族藝術品備受青睞
城市藝術品消費前十的榜單上,我們看到了一二線城市熟悉的身影。最愛買藝術品城市TOP10為:北京、廣州、杭州、成都、上海、青島、廈門、太原、石家莊、沈陽。最受歡迎的藝術題材為,書法、抽象油畫、動物雕塑、大幅山水、畫像訂制以及衍生品。最具人氣的藝術家為:齊白石、金運昌、董浩、范揚、吳顯剛。其中,金運昌書法是成交價最高的藝術品。金運昌老師身為故宮博物院書畫鑒定專家,在故宮前前后后任職已有20余年,知名度在當今書畫界廣為人知,其作品價格更是逐年上漲。寺庫藝術銷售數據顯示,以前買他書法的人是中年男性居多。本次1217期間,金運昌的作品購買群體中多了很多年輕的程序員和白領,這進一步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受眾根基在逐步擴大,年輕消費者未來潛力無限。
90后消費能力極速提升 佛系活的很灑脫
12月發布的寺庫《2017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近一半(48%)的奢侈品購物者不到30歲,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大軍的平均年齡從之前的35歲下降到25歲。這一趨勢在今年的1217全球奢侈節再次驗證。統計顯示:在2016年同期的寺庫奢侈品節期間,90后關注品牌為潘多拉、MK、Coach、CK、范思哲、施華洛世奇等,2017年全球奢侈節上,90后用戶群的熱搜品牌變成了LV、Gucci、香奈兒等傳統品牌。從對比中可以看出,90后消費能力急劇提升,與70后、80后相比他們的消費觀念更加開放,奢侈品消費年齡更加提前。
2017年是寺庫登陸納斯達克的首年,作為亞洲最大的線上線下精品生活方式平臺,寺庫將憑借大數據、平臺、技術等領域的核心優勢,在高端消費新零售時代引領精品生活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