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封面新聞—智創未來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聶再清在演講中談到: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幫助人,而不是代替人,更多的是將人類從重復性的物質文明的建設中解脫出來,去從事創造性工作,這也是阿里巴巴認為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機器智能的原因。
這種人機協同關系從剛剛結束雙11中就能一窺端倪。此次雙11中,阿里巴巴大量新物種上崗,例如一天花8000張手淘Banner 的AI設計師——魯班、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巡邏機房的機器人——天巡以及一天接待買家咨詢超千萬單的智能客服——店小蜜等。阿里巴巴集團CTO行癲稱此次雙11是人類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機器智能應用,機器智能成果的大量應用讓工程師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實現了“輕松喝茶過雙11”的目標。
聶再清表示天貓精靈正是基于這種產品哲學下所誕生的產品,旨在幫助人們用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和世界建立聯系,也是一種未來的生活方式。在過去的雙11里,天貓精靈在9個小時內就售出了100萬臺,這兩天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已經接到很多的咨詢,很多開發者從觀望轉為了行動。
對于怎么讓各行各業都參與到智能語音交互的建設中來,進一步降低用戶語音交互成本,并讓開發者從中獲利,聶再清在演講中介紹了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的AliGenie的開發平臺,“在這里我們能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語音喚醒服務,語音識別服務,聲紋識別服務,還有語音合成服務,開發者進來,只需要調用我們這些服務,就能夠接入天貓精靈平臺。”聶再清說。
百萬銷量信息公布之后,有業界評論稱天貓精靈已經拿到了第一張國內智能語音市場的第一張“船票”,聶再清稱這個數字說明阿里把AI技術產品化和硬件化的能力,未來將在更多場景中實現AI能力的服務落地。此前天貓精靈曾已宣布聯合飛豬進駐國內10萬余家酒店,顧客入住后,可以使用客房內的天貓精靈,用語音控制窗簾、燈具、電視等設備,還能通過語音直接呼叫酒店客房相關服務。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將一直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的人機交互方式,讓機器不僅擁有計算能力,還能擁有知識、推理能力,以及行動力,全力推進智聯網戰略。”聶再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