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出貨量蟬聯中國市場第一,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等人的壓力依然不小。
蘋果、三星等巨頭依然牢牢占據前兩名,華為如何鞏固已有的位置,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賺得更多的利潤?如何在硬件之外開辟出新的利潤空間?……這些亟待回答的問題,解決起來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蟬聯中國第一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0.4%,華為仍保持第一的位置,出貨量實現持續性強勁增長,同比增長約22.6%,出貨量達到3850萬部。


將這個出貨量放到世界范圍內,也是毫不遜色。根據IDC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Q2的手機出貨量排名上,三星出貨量為7980萬部,市場份額達到23.3%,名列第一,蘋果iPhone出貨量達到4100萬部,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2%,華為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1.3%,與蘋果差距僅僅為0.7%。

這意味著,華為以后超越蘋果iPhone的出貨量也會成為可能。
但是,出貨量高就足夠了么?事實并非如此,出貨量不等于銷量和利潤,盡管同蘋果手機的出貨量相差不大,在利潤上華為卻被蘋果甩了一大截。
在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中,在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全年營業利潤中,蘋果利潤高達79.2%,而華為、OPPO、vivo加起來的利潤只占據了4.4%。
要在利潤上獲得增長,華為就不能只將眼光放在出貨量上,而要學習蘋果和三星,另辟蹊徑。顯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據之爭
蘋果出貨量雖不敵三星,然而其過去四個季度的服務業務總營收達到了278.04億美元,三星則是依靠手機的元器件——芯片、儲存器和面板來提高自己的利潤。這兩家手機供應商都已經找到在手機出貨量之外的利潤增長點。
硬件的追趕需要人才、技術和時間,三者缺一不可,但在科技競爭中,時間尤為寶貴,因此華為的學習對象更側重于蘋果而非三星。最近,華為和騰訊就數據授權的問題發生了爭執,實際上正是因為華為試圖通過數據,為自己的手機增加亮點,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騰訊最近指控華為榮耀Magic手機侵害了騰訊的數據和用戶的數據,聲稱已經邀請到監管部門介入,華為則稱這些數據是用戶的數據,并且已經獲得了用戶授權。雙方各執一詞,截至筆者發稿,監管部門還未對此進行表態。
華為能夠蟬聯中國手機出貨量第一,依靠的是在手機芯片、底層驅動、操作系統和對應用的權限控制方面的強大的技術實力。
和騰訊發生沖突,關鍵在于騰訊旗下的微信具有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僅涵蓋了用戶的聊天,還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但微信作為一個封閉的空間,這些數據是其他互聯網應用商不能得到的。
這些數據雖然對于華為的硬件來說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對于提升其軟實力至關重要。

和華為榮耀站在同一陣營的支付寶、科大訊飛等互聯網應用,都想讓騰訊開放數據來提高自己的利益。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逐漸成熟,華為等可以利用用戶的微信聊天信息為用戶推送各種具有一定關聯性的服務。比如,提及日料,就會推送附近的日料餐廳,說到電影,會出現附近的電影院。這種趨勢只增不減,以后的精準營銷更會基于數據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更新。
華為榮耀Magic不是華為主推的機型,具有實驗和先鋒性,其中的一個特性就是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用戶提高手機的使用感受。那么這到底是否侵犯了騰訊的利益呢?華為內部人士稱這款手機的AI運作方式是,獲得用戶授權以后,手機收集用戶行為數據,基于這些數據在手機端進行分析和處理,這期間用戶數據不會上傳到云端,華為實際上沒有獲取這些信息。如果用戶不喜歡,也可以關掉。

不過,騰訊則認為,華為不僅在獲取它的數據,還侵犯了微信用戶的隱私。騰訊方面已要求有關部門出面解決此事。
其實,華為和騰訊的數據之爭不僅僅于此,在華為的多款手機中,微信支付的指紋識別不被允許,華為堅持指紋識別數據只能儲存在手機上,但微信則希望手機廠商向微信上傳指紋識別數據。
未來之路
和騰訊的摩擦,只是一個小對抗,未來華為很有可能與擁有大量用戶的軟件廠商發生沖突。
今年對于華為來說,實際上過得并不太容易,4月份P10手機的問題傷害了一些用戶,3種閃存事件不斷發酵,之前通過P9積累的口碑被破壞,這在一定程度上,毫無疑問會影響手機的銷售。

從利潤中就可以看出,國產手機賺的是辛苦錢,硬件上核心零部件供應鏈存在斷裂風險,而軟件上系統層面依然有短板,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會馬失前蹄。
雖然第二季度的走勢良好,但放到大環境中,更多的是因為蘋果iPhone系列沒有出新品,而Note7確實存在巨大的質量問題,在接下來的季度中,Note8和iPhone8會對國產手機造成沖擊,華為必然首當其沖。
所以華為要升級,要完善,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為此,華為正著力升級高端機型,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據彭博社報道,華為正在打造超級旗艦Mate 10,以應對iPhone 8和Note8的發售。
另一方面,則是打造更為優秀的系統,在軟件中形成閉合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打造離不開算法和數據,因此,為了獲得大量的數據,作為軟件載體的華為硬件手機,很可能會覬覦擁有大量用戶的軟件。

近日,華為蘇寧攜手300億打響智慧零售第一槍
做中國第一,肯定不是華為的終極目標,更高的利潤,更好的手機以及更完善的系統,是華為接下來的追求。從華為的發展目標來看,硬件和軟件,兩手都會抓。
不過,能達到何種高度,還需要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但我們衷心祝愿,靠研發起家的華為手機,能夠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為國產品牌和中國制造贏得更多的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