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電視行業正在迎接其下一個發展階段。一方面,競爭日趨激烈,除了傳統電視廠商如創維、長虹、TCL等紛紛布局互聯網電視外,諸多互聯網企業成為攪動電視市場的鯰魚,尤其是樂視超級電視更是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引來眾多跟隨。另一方面,電視市場正經歷擺脫硬件獲利的模式,走向用戶深度運營,內容以及廣告精準推送、語音識別、行為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
業內分析認為,對于用戶運營,互聯網企業有著較傳統電視企業先天的優勢,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早期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并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來獲取用戶的消費痛點、行為喜好、身份特征等信息,進而有效地進行產品更新換代和用戶運營。這也是互聯網企業進軍電視領域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比傳統電視廠商更快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2013年樂視互聯網電視推出時所占比例很小,但到了2016年已經超過長虹、康佳等傳統品牌。
用戶運營無疑帶來巨大的市場能量。近日來自樂視大屏生態的一份數據顯示,2017第一季度樂視大屏廣告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40%,環比第四季度增長46%,僅第一季度大屏新客戶數量就增加了24個。有行業人士就此分析認為,中國市場以樂視電視為代表的互聯網電視在用戶運營上收益的持續高漲,正塑造著整個互聯網電視領域的“狂歡”,也引領著電視行業的下一個走向。
電視用戶運營時代已開啟 最接近用戶者最終勝出
招商證券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近五年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逐漸上升,截至2016 年上半年已達到5.1 億人。與此同時,用戶付費意愿逐漸提升,2015年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付費用戶數已達到7500 萬,今后視頻付費用戶還將持續攀升。
另據了解,這些付費用戶基本屬于社會中上層人士,收入水平頗高,消費意愿也比普通消費者更加強烈。如樂視大屏的數據顯示,超級電視94%的用戶年齡集中在20歲-45歲,兩口及以上家庭占86%,50%的用戶擁有自駕車,89%的用戶擁有自有房屋。而且用戶購買力之強遠超傳統電商。在去年雙11樂視大屏購活動中,銷售總額排名前五的商品客單價都在千元以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千萬和億級用戶的出現,使互聯網電視用戶運營成為可能。誰擁有用戶最多、最接近用戶且用戶質量高,誰就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甚至能和行業第二名拉開較大的距離,而且這個距離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拉近。
但是在中國互聯網電視領域,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與樂視超級電視擁有自己的用戶不同,多數互聯網電視企業是與內容提供方采取合作的形式來推廣其電視的。比如某廠商的互聯網電視,在內容上是與國內視頻網站等合作的。這導致了消費者購買了互聯網電視后還需要另外支付視頻會員費,一是造成用戶與企業與割裂及用戶體驗的不暢,二是用戶數據歸屬不清,為未來用戶運營埋下隱患。
也正因為如此,一些視頻內容提供方開始模仿樂視模式,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電視。PPTV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芒果視頻也發布了芒果TV……但從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這些新出的電視遠不如布局已久的樂視電視,競爭優勢也很難與樂視超級電視抗衡。
多維度廣角度運營是關鍵 極致體驗是最大加分項
此前有媒體報道,最為互聯網電視的代表,樂視超級電視已經擁有了樂視云(智能云)、方舟系統(廣告服務)、BOSS(一站式商業)、AI(智能算法)、觀星系統(用戶洞察)五大智能平臺,建立起多維度、廣角度的運營模式。
其中方舟系統作可進行全方位的資源分析和廣告精準投放,為代理商、廣告主和其他客戶提供多樣性的商業服務;AI智能算法平臺可基于同一搜索詞,讓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獲得不同的搜索結果;觀星系統則是一套對用戶深度洞察的實時管理系統,靈活為每個用戶分類定制服務內容。
一方面聚焦用戶,另一方面聚焦合作客戶。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樂視全球獨創并保持絕對領先的體系,建成的時間成本和體系布局與數據積累成本極高。首先,傳統廠商剛剛發力人工智能,根本來不及研發如此復雜的系統和積累如此多的用戶,其次如上文所說,其他互聯網電視企業因為“追隨”的原因,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可對標樂視人工智能完整體系。
此外,樂視在產品設計和研發上,也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極致體驗。大運存的配置、極具科技感的電視外觀、對于畫面、音效的追求,俘獲了很多用戶的心。一知名自媒體人曾對樂視產品情不自禁地給予贊美。在文章中她說,無論是超薄設計,還是細膩的畫質都令人驚艷,甚至表示“樂視=未來智能電視的代名詞,這就是‘電視進入樂視時代’的含義”。

圖:樂視Unique65,全面屏新分體,科技感十足。
樂視電視或繼續引領行業 互聯網品牌一家獨大有望持續
截至目前,樂視超級電視已經實現1000萬臺的累計銷量,并且在互聯網電視市場中的份額一直在快速增長。今年4月14日一天的時間,樂視超級電視又賣出了38.6萬臺的銷量。
玉啟咨詢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智能電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樂視、微鯨、小米三家互聯網品牌躋身市場前十,其中樂視占據6.8%的市場份額,比其后面的微鯨(2.7%)和小米(2.6%)之和還要多。在純以互聯網思維做電視的企業中,樂視絕對是NO.1。
進入2016年,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盈利困局雖然加深,眾多主流互聯網電視廠商也面臨著上游漲價壓力,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未來的互聯網智能電視將是硬件、軟件、內容、品牌等全方位的綜合較量。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表示,對于好的企業、好的產品,市場階段性的調整將是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對于那些沒有真正研發創新能力和互聯網用戶運營能力的電視品牌來說,市場調整將成為他們的寒冬。
有電視領域分析人士認為,樂視的模式一開始傳統電視企業和視頻網站等內容提供方并沒有看清楚,等到看清楚時再跟進,已經有些晚了,因為此時樂視不僅僅在其擅長的內容和用戶運營領域大展拳腳,而且在電視技術研發上也取得了令行業矚目的成績。
而從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上看,由于樂視已經成為互聯網電視第一品牌,再加上其不斷積累的研發優勢和對于用戶訴求(通過千萬級用戶運營獲得)的精準把握,其優勢還將在下一個時期延續,甚至是不斷增強。
最后說句題外話,樂視網能否在2017年實現大幅盈利,關鍵的一環在于樂視大屏能夠做到盈虧平衡。在互聯網電視領域能夠保持這樣的成績,對于樂視網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