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備受矚目的GMIC北京2017——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正式進入第二天的議程。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創新科學盛會之一,本屆GMIC除了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等科技巨擎助陣外,還吸引了來自全球共500多名行業領袖出席,并預計將有超過10萬名觀眾來到現場。
在今日上午的主會場議程中,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ROOBO)副總裁 陳憶 先生為與會者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教育”的主題演講。陳憶表示,ROOBO作為一家專注于AI系統及相關產品化的團隊,將所有需要語音、圖像人機交互的設備定義為AI Device,同時針對內部團隊與外部合作伙伴共同輸出AI系統及部分功能模塊。

AIDevice的展現形式多種多樣,機器人是ROOBO面向家庭用戶,特別是兒童用戶的AI產品衍生形態之一。通過不斷深耕,ROOBO目前在這一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行業第一,并且成功做到了讓產品面向兒童認知,用具體的形態親近用戶的心智,并就此打造出針對兒童市場建立的品牌“布丁機器人”。

目前布丁機器人正在市場上售賣的產品包括了去年上市的布丁S,以及今年剛剛推出的布丁豆豆這兩款。
因為產品面向的用戶群體特殊,ROOBO一貫秉持著做兒童產品需要不斷自省的價值觀,希望最終可以用科技和設計啟發孩子的想象。陳憶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領域中,ROOBO所設計的產品一定要讓孩子感知有趣、讓家長覺得有用,做到一切為孩子而設計”。

由于一直踐行和堅持“一切為孩子而設計”的理念,布丁豆豆此前也接連獲得了IDG全球兒童產品金獎,以及紅點最佳設計獎等國際認可。同時,布丁豆豆也是迄今為止,全球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中,第一款得到紅點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獎項的產品。
在產品設計方面,ROOBO做到了按照兒童的思維方式去設計形態與包裝功能,并為機器人定義了自己的性格,背景與特點。 以布丁豆豆為例,一顆萌萌有生命的豆子機器人暗示了小朋友:一切生命都有交互的可能。

在很多硬件設計的細節方面,布丁豆豆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它微傾12度的面板更符合以小朋友的身體高度來交互,充電底座(也是布丁的影子)讓孩子在使用方式上有更多延展性,甚至綠色的配色相比傳統機器人理念也更具生命感。
游戲趣味的引導教育,加上滿足兩個維度上的溝通,構成了布丁豆豆在軟件和內容方面概括的兩個核心場景。孩子的心智模型是 “短、平、快”,很難持續堅持一件他覺得無趣的事情,為此布丁豆豆將包括英語學習、漢字學習在內的所有功能都設計為按照游戲化的思路去呈現。

相比于目前的電子設備,布丁豆豆具備更為主動的引導和反饋功能。通過ROOBO自己的AI圖像識別能力加上用戶的使用數據,它能做到更為主動的去引導孩子完成與他的交互。這其中不僅有語音,還有圖像的交互(RKIDS兒童對話系統;RTALK場景主動引導)。
通過ROOBO自有的兒童教育專家團隊和第三方的專業機構合作產出,布丁豆豆在專業內容方面可以滿足3~10歲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不同年齡區間對于諸如:英文環境、百科知識、漢字學習、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內容需求。
在ROOBO看來,因為目前機器人領域中存在技術與工程化方面趨同的問題,所以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硬件,而是精細化的運營和深挖垂直化的場景。
情感的傳遞需要滿足“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彼此在一起的時候是空間上的陪伴,物理身體形態上的陪伴。而情感的傳遞還需要過程,需要時間上的延續。

基于以上思考,布丁豆豆在視頻場景中,結合ROOBO自身的AI技術做了很多可以滿足雙方互動的微創新,促進了孩子愿意不斷使用視頻功能的意愿,從而增加了親子之間的互動。
基于ROOBO自己的AI圖像算法,人臉及體態識別。布丁豆豆具備一套針對孩子寫字/看電視的習慣培養提醒功能。它就像個小小書童一樣,會記錄小朋友的姿態及學習時的身體習慣,記錄并不斷的引導…
最后,陳憶表示:“作為一個6歲孩子的爸爸也是布丁機器人的設計者,我希望用我們對兒童產品的初心,給孩子設計更有趣,給家長提供有用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