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全民搶紅包營造“高人氣”假象,近日,共享單車推出漏洞百出的紅包車活動,引發刷單大軍蠢蠢欲動,讓不少用戶真正實現了“在家就可以賺錢”的愿望,ofo也落得日凈虧損2500萬的下場……斥巨資養活無數職業刷單者,業內對ofo此舉著實不能理解。
據了解,由于ofo沒有GPS功能,因此推出的紅包車沒有辦法具體到個體,所以只能以區域劃分紅包車,只要用戶在規定的紅包車區域內打開一輛ofo,都有可能是紅包車,所以沒有精確到個體的功能,這是用戶實現在家賺錢的前提。

其次,就是用戶利用機械鎖漏洞,因為ofo迄今為止一直使用的都是機械鎖,因此,用戶只要在手機APP上選擇紅包車區域——再選取這一區域內的任意一車輛填寫號碼獲取密碼,無需掃碼,即可開鎖,然后開啟“騎行”狀態。
騎行滿10分鐘后“在家”關閉車鎖即可賺取紅包,也就是,用戶不需要騎行,只要選定紅包車區域內的紅包車,開鎖,關鎖,不用騎行即可賺取紅包。
ofo紅包車刷單已是眾所周知之事,ofo顯然無意采取行動,大有縱容之意。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ofo放任刷單、暗中鼓勵刷單早已有“黑歷史”!這次紅包漏洞很可能也是故意為之!
去年下半年有媒體報道,上海ofo用戶為增加中獎機會,一日之內刷單千次,而ofo運營人員對此持默許甚至鼓勵的態度。據透露,小黃車存在系統問題,開鎖后即便不去騎行也會扣費。而且在強制騎行結束后,關閉定位即可任意騎車。其采用機械鎖的設計,大大加劇了bug的出現。外界有推測,ofo是為了導入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而故意忽視各種bug,因為這些bug在校園里早就不是秘密。這些bug讓刷單變得輕而易舉。

據悉,北大學生創業項目“ofo共享單車”于2015年9月開始在北大跑馬試驗。4月22日,ofo宣布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不少人認為ofo利用投資者的資金支持,跑馬圈地,不惜消耗大量資金。
從ofoAPP可以看出,查點紅包車與普通車的比例,紅包車占比約70%以上; ofo上月底宣稱每天1000萬單,這意味著每天的紅包車訂單高達700萬單; ofo紅包車金額最高5000元,平均每單約5元,這意味著每天ofo需要為紅包車支付3500萬元(700萬單×5元); ofo創始人戴威昨天表示每天收入接近1000萬元;這意味著ofo因為紅包車每天凈虧損2500萬元!
利用刷單手法,ofo或許能夠將賬面做到漂亮,造成高流量,高人氣的假象。然而假象背后,ofo大量資金成本消耗,技術短板仍無法更上,勢必將自食惡果,被行業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