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最近動作很多,頻頻拋出亮瞎眼的數據,宣稱自己斬獲51.2%的市場份額,全面進軍70個城市,日訂單量超過1000萬單。為了標榜自己行業老大的地位,ofo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甚至公然造假拉來人民日報為自己做背書。然而數據一經公布,有微博網友表示質疑ofo數據造假,急功近利。
運營數據“注水”,用力過猛
如何證明一個共享單車企業的實力?看其城市投放數量、日訂單量、市場份額占比。但是ofo發布這些方面的大數據后,被認為數據“注水”,用力過猛直接被推到風口浪尖。
2017年2月,ofo宣稱自己斬獲51.2%的市場份額,實現了領跑全行業,結果被第三方機構艾瑞數據否認打臉。
3月底ofo 還宣稱自己日訂單量超過1000萬單。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7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今年2月底,ofo的周活躍用戶量僅為369.1萬人,平均每天僅為約53萬人。如此低的活躍用戶量,如何在短短1個月內暴增近20倍?唯一的解釋,只有“造假”一條出路!
4月15日,ofo在APP內宣布已經開通46個城市,只隔了一天,到了4月17日竟然宣稱已經有70城。在短短一天之內ofo就以神之速度進軍24個城市,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全面進軍一個城市不單單是投放幾輛車的問題,其中前期需要設計與當地政府協商、單車運輸問題、投放策略、前期調研等一系列問題,所以ofo的瞬間新增24個城市讓人不得不懷疑是造假、夸大其詞。

缺乏GPS技術支撐的城市騎行報告引質疑
4月6日,ofo小黃車聯合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對外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據了解,該報告自稱是以ofo出行大數據為參考,是中國首個全面、專業的對主要城市共享單車騎行情況做的集中梳理和數據研究。
此前,ofo曾聲稱智能鎖正在研發中,據ofo創始人戴威透露,目前ofo單車智能鎖只能覆蓋1%的用戶量。1%的用戶覆蓋量,也就是說ofo智能單車99%仍是機械鎖單車,仍不能實現單車的GPS定位。
那么,在沒有技術支撐,沒有GPS定位的情況下,ofo騎行數據缺失,如何得出城市騎行指數?

宣稱ofo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實為PS
ofo公關造假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2017年3月30日,ofo多地微信公眾號推出頭條宣稱3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ofo小黃車騎行闖世界”,并放出報紙截圖。這張網絡盛傳的圖片只是一張ps過的假照片,ofo上的只是14版的企業天地欄目,而且是小黃車自己投放的軟文。

作為行業關注度頗高的共享單車,ofo不僅運營數據、公關造假,而且在客服電話、技術、融資數額等方面都備受質疑?磥韔fo的造假問題已經積重難返,暴露出在共享單車這條賽道上,ofo或已危機重重,追趕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