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城上線“接機員”服務
滴滴專車服務負責人張治東介紹,滴滴專車在2年前上線了機場接送機預約功能,為了方便旅客乘車,滴滴專門招聘了接機員。“她們會拿著接機牌在出站口迎接乘客,隨后把他們帶到專車停放處。這樣一來,就免去了司機和乘客無法找到對方的困擾。”可以說,接機員就像個中間橋梁,填補了飛機和專車之間的空檔。
由于在機場打出租車往往需要排長隊,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預約專車回程。而接機員服務,無疑增加了乘客使用專車的便利性。滴滴方面數據顯示,今年11月,專車機場預約單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85%。
據悉,目前,滴滴專車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漢、重慶等八個城市推出了接機員服務。隨著機場單需求逐日增加,未來將有更多城市會上線接機員服務。

記者采訪發現,滴滴專車接機員均統一穿著制服,打扮與空姐頗為相似。每天上崗前,都會例行召開“班前會”,檢查妝容和衣著,甚至還要關注指甲的長短。除此之外,“班前會”還要例行復盤前一天的工作情況,反應問題,查漏補缺。
張治東說,服務行業,細節決定成敗。專車接機員必須要保持清爽、陽光的形象,服務也需遵照特定的流程標準和話術,保證專業性。
接機員多為90后女孩
張治東告訴記者,接機員工作比較受歡迎,每次發布招聘啟事,都能收到一大摞簡歷。目前在崗的接機員職業的大多為90后女孩。她們來自各行各業,當中有翻譯助理、幼兒教師、酒店前臺、商場導購等等。
95年出生的宮小培是去年7月加入的。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機場工作人員,職責是護送沒有家長陪伴的小朋友登機。小培說,工作雖然輕松,但是薪資收入相對比較低,自己還是希望再闖一闖,因此報名參加了滴滴專車接機員招募,并順利通過面試。
對于曾經在鐵路局工作了6年的馬曉琪來說,接機員工作可謂“順手拈來”。“在鐵路局工作多年,形形色色的事情都遇到過,遇到故意找茬的乘客也能夠很好得平息處理,以往這些經驗對做接機員都有幫助。”馬曉琪說。
劉元暉曾經是一名機場安檢員,每天凌晨四點起床上班,由于熬夜作息不規律導致身體狀況欠佳,因此辭去了安檢員工作。在朋友的推薦下,劉元暉成為一名專車接機員。她說,幾乎每天要來回走十幾二十趟接乘客,運動量挺大的,可以順便鍛煉身體。

接機員最考驗耐心
接機員們反映,專車乘客素質都比較高,對于她們的服務都會表示感謝,幾乎很少碰到難纏的客戶。不過接機員工作比較考驗耐心和溝通能力,幾乎每個接機員都遇到過長時間等待乘客的特殊情況。

宮小培回憶,有一次,一位用戶幫爸爸預約了專車接機。她在出站口給老人打電話,卻怎么都不通,只好就舉著接機牌,一直等在出站口,一步都不敢離開,生怕錯過了老人出站。就這樣等了整整一個小時,小培終于接到老人,順利送他上了專車。后來才得知,老人的聽力不太好,聽不到電話鈴聲。她說,幸虧當時沒有放棄,否則就辜負了用戶的信任了。
劉元暉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跟乘客通話后,過了四十分鐘了,還沒有出來,當時心里有些著急也有些不耐煩。接到乘客后才發現,原來是她身體不適,出了站就開始嘔吐。我就一路扶著嘔吐袋,直到她順利上車。這件事之后,遇到長時間不出站的客人都會先站在對方角度考慮,保持耐心。”
這些90后的姑娘們說,得到乘客由衷得夸贊和表揚,是做這份工作最快樂和最滿足的時刻,這也讓她們對這份工作充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