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寶寶不按時吃飯,寶寶賴床不起,寶寶不講禮貌……別說這些不是大問題,它們可是難壞了新手爸媽。“哎,等寶寶上了幼兒園或小學之后,讓老師去調教吧。”不少爸媽最終因為沒辦法調教孩子,都無奈放棄了?墒,新手爸媽們不知道的是,1—6歲是寶寶的最佳培養期,如果不對寶寶進行及時調教,今后再培養,效果就會差很多。
樂視兒童邀請到《寶寶巴士》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劉芬,為新手爸媽講述其中原因。

家庭教育高于學校教育
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小學階段,來自家庭、父母的教育要遠遠重要于學校教育,父母不要完全寄托于幼兒園或學校能夠改變并解決孩子成長問題。
古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寶寶早教的最佳年齡段是1—6歲,但許多家長都沒能很好抓住成長“黃金”教育期。這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
1. 50%以上的父母用成年人的思維要求孩子,但1—6歲的孩子尚不能充分表達與交流,更多用行動發出抗議;
2. 大多家長因忙于工作、忙于追求自己生活,對孩子陪伴時間很少,由此對孩子所出現不同階段“問題”引導有限,往往會抱怨孩子不聽話,“管孩子”很困難。孩子純凈世界中,沒有問題的孩子,只有問題的家長。
每一位孩子性格、愛好、認知均有差異,有從基因中與生俱來,有后天引導與培養。 特別期待對于1—6歲寶寶的培養,身為父母的您一定要堅守,多陪伴、多教導,多觀察。因為您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學校教育。
1—6歲,寶寶有許多學習的標志性階段
好了,說完它的重要性,我們再來看一看如何培養寶寶。1—6歲的寶寶,我們在此更加強調父母對于他們的習慣培養,而非學習培養。1—6歲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標志性階段,每個階段父母都要抓住時間點,否則過去了,就會留下遺憾。
每個寶寶的基因是不同的,對于不同事物的興趣程度也會不同。1—6歲的寶寶如果對音樂感興趣,那么家長就要在此階段著重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如果對運動感興趣,就要著重培養他們的運動天分。家長們會發現,當孩子喜歡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幫助他對這一興趣進行再挖掘,孩子在吸收以及增強該興趣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
一般而言,我們建議注重培養0—2歲寶寶的表達能力,比如聽兒歌、認識周圍的實物等等。別看寶寶這段時間不會說話,說不定哪天能開口說話的時候,就會帶給父母特別驚喜喲。對于2—3歲的寶寶,父母應當注意培養他們的生活規則,比如7點寶寶該起床、8點該吃早餐、中午1點要睡午覺等等。堅持下去,3歲以后寶寶基本就會對這一套流程很熟悉了,上幼兒園后適應能力也會很強。3—4歲,我們建議家長著重孩子的禮貌與交往意識。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多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此外,這一階段也是家長們的修身階段,家長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培養孩子禮貌與交往意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氣,要用商量的口氣與孩子交流,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
一旦養成良好習慣,家長就會省去很多麻煩
我們剛剛說“父母的教育重于學校的教育”,那么在此,我們再來補充一句:“陪伴重于教育”。只有陪伴,才可以對孩子的成長方向有了解、有掌控。就像成年人相處一樣,彼此相處久了才會越來越了解,越來越愉快。在此,希望家長可以多花一些時間與孩子相處。并且在陪伴的過程中建立規則,讓孩子養成習慣。要給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比如幾點起床、幾點上床睡覺,什么時間吃飯、外出。讓孩子形成什么時間做什么事的習慣,非常重要。
很多家長抱怨帶一個孩子就累得不行。那是因為沒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為家長省去很多麻煩。
在教導孩子,尤其是3—6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表達方式非常重要。我們強調,身為父母的您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避免經常抱怨與指責。面對孩子的過失要先冷靜下來,因為3—6歲的孩子漸漸開始形成自主意識,父母如果不能言傳身教,而只是一味指責“你怎么又把衣服弄臟了”、“你怎么又把玩具亂扔”,“不許哭,現在閉嘴” 孩子非常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同時對靈心產生一定傷害。也許他不會直接反駁你,但他會用行動對你表示抗議。
“我們先吃飯吧,吃飯后再看電視好嗎““玩具玩完要送回家喲,玩具的家在哪里”“寶貝可以再哭一會,哭完來找媽媽好嗎?”媽媽這樣的交流方式是不是會好很多。

總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個體,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與節奏。父母讀懂了孩子言語和行為,才能更好地陪伴、照顧孩子。
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對寶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而今,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孩子越大愛同伴影響大于父母影響。比如,在孩子3歲以內家里訪客不宜過多或頻繁。 稍大一些的孩子更應關注交怎樣的朋友,與朋友相處方式。父母在家閱讀 、聽音樂、做美食等對孩子正面影響也很有意義喲。
別嫌孩子哭鬧煩
小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會覺得很煩。但其實,哭鬧時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同時我們的孩子與大人一樣,有權力生氣與哭鬧喲。
作為父母的你,切忌在孩子哭鬧或害怕孩子哭鬧滿足他(她)的需求,更不要表現出不安或立失自己立場?梢宰尯⒆酉瓤抟粫䞍盒骨榫w,帶孩子在相對安靜環境下試著和他溝通,從理解孩子角度問為什么如此傷心,爸爸媽媽非常愛你的,下次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來解決,比如:試著給爸爸媽媽說,說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如果孩子認為這個解決方案可以接受,下一次他一定會來主動找你的。
總之,陪伴是最長情的教育,在培伴的同時幫助孩子建立生活規則、交往規則,爸爸媽媽才會充分享受帶孩子輕松、快樂、幸福。

備受寶寶和爸爸媽媽們喜愛的《寶寶巴士》目前正在樂視兒童熱播,樂視兒童,基于樂視超級電視,基于超級電視大屏生態為兒童定制的家庭教育服務,致力于打造國內第一大屏教育品牌。不僅可以給孩子安全護眼的無線保護,同時源源不斷的優質兒童教育資源,帶給孩子健康的成長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