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些人以為經歷了被做空、又陷于停牌危機的漢能正一籌莫展的時候,7月19日晚,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發布盈利預喜公告,預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0%,并實現扭虧為盈。公告稱,公司業績顯著改善,主要原因是下游戶用、工商業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0%;同時,上游薄膜發電裝備產線交付獲取的收入同比增長25%以上。
請注意,這里有一個“較上年同期”的比較。根據之前漢能2015年前6個月的財報,其當時的營業收入21.18億港元。在當年的這份財報里,漢能曾說明“營業收入中減少了大部分的關聯交易”。我們同時根據漢能薄膜發電2015年全年的財報,漢能薄膜說明,“與漢能控股集團(漢能薄膜發電的母公司,以下簡稱“漢能控股”)發生關聯交易獲取的收入低于2億港元,較2014年的59.6億元大幅縮減了96%。”
如果對比這些數字和說明,你不得不承認現在漢能的這份預喜公告還是挺有想象力的:他們的營業收入有可能是在擠掉了關聯交易的收入后,呈現的是實打實的干貨!
2016年3月份,漢能薄膜發電曾交出一份虧損達122億2015年財報。雖然在這個122億的虧損中,有高達79.15億港元的商譽減值(商譽損失計入虧損,但對現金流不構成影響),7.7億港元的物業減值及9.7億港元的無形資產減值(三項累計數額高達96.55億港元),漢能薄膜的實際虧損也有25億多。
如果相比于2015年漢能薄膜發電全年總營收28.14億港元,漢能的這個預喜公告則顯得十分可喜:測算預計其營收預計可超30億港元。這個數字超過去年全年漢能的28.14億的總營收。
漢能的預喜公告稱,公司業績顯著改善,主要原因是下游戶用、工商業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0%;同時,上游薄膜發電裝備產線交付獲取的收入同比增長25%以上。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漢能著手內部變革。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說:“(被做空和停牌)是壞事也是好事”,他指的是,這促進了漢能堅定地走向市場化的決心。今年4月以來,李河君更是在多種場合明確表示:“感謝做空者。”
作為企業的領頭人,李河君其實早就看到了變革帶給公司的活力和經營收入增長并實實在在的付諸了行動。但外界對此并不知曉,以為是李河君的自我激勵而已。
我們再仔細地分析一下漢能的營收結構:
1.戶用分布式發電
民用戶用和商業屋頂分布式電站也是李河君今年市場終端布局的一個重要舉措和重點發力點。在屋頂分布式能源的市場爭奪上,漢能是極有競爭力的一家,因其主導的薄膜發電技術,其薄膜發電電池重量輕、柔性強、弱光性好,非常適合于屋頂太陽能發電。美國也在進行類似的“千萬屋頂計劃”,漢能可以說是在屋頂市場上擁有差異化競爭力的企業。
目前,漢能在民用戶用屋頂發電的市場上收獲頗豐,已經簽約了1300多家代理經銷商,其戶用發電裝機量遙遙領先同行業。今年3月18日,漢能薄膜發電又推出了面向工商業的“金屋頂計劃”,這個計劃總體來說就是向工商企業提供包括能源咨詢、組件供應、安裝施工、運維管理、售后服務一站式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漢能超強悍的執行團隊立即在全國掀起“金色屋頂風暴”。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物流、杭州熱電集團、中金國泰、恒大地產、方圓地產、遠大集團、創維集團、中國黃金等共計百余家目標客戶與漢能簽訂合作協議。屋頂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專家估計,至2020年,中國屋頂的光伏市場至少會有7000億元的市場規模。

漢能的戶用屋頂發電產品已經滲透到廣大的農村市場
早在“金屋頂計劃”之前,2015年第四季度,漢能就在全球及中國市場斬獲不少訂單。在荷蘭,與阿爾克馬爾足球俱樂部合作的AFAS球場屋頂光伏項目順利簽約;與Rooftop Energy合作在荷蘭最大的國家花卉植物交易中心屋頂上安裝薄膜發電組件;荷蘭澤弗納爾市市政廳也安裝了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在芬蘭,漢能與金屬屋頂制造商Virte metal Corporation旗下的Virte Solar公司簽署為期一年的漢能MiaSolé柔性薄膜發電組件供應協議。在意大利,有三個消防局安裝了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屋頂。另外,漢能也跟ClearWorld合作,將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場館提供清潔能源。
這些訂單都有可能為2016年漢能的營收增長作出一定的貢獻。
2.高端制造裝備
在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漢能就占了五個,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五大領域,具有相當好的發展前景。而這一年來,漢能在高端制造裝備上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漢能的自主高端裝備能力。目前,漢能是全球最大的薄膜產線供應商,在標準廠房設計方案、產線安裝調試、技術人員培訓、產線升級服務等方面提供產線“交鑰匙”工程。在國內,漢能正在加快高端裝備國產化進程,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生產線的改造與審計,重點建立起銅銦鎵硒和砷化鎵基地,在未來形成柔性、高效薄膜電池的大規模生產能力。據悉,漢能目前的Miasole、Solibro兩種技術路線已具備GW級產線交付能力,位于漢能廣東河源基地的Miasole產線也已成功進入試生產開始(SOP)階段。
在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礎下,漢能目前已掌握硅鍺、銅銦鎵硒、砷化鎵等多條產品技術路線,在全球擁有專利申請超過1300件,其中60%為發明專利。基于獨有的薄膜發電技術,漢能薄膜芯片可集成在電動汽車、無人機、手機、戶外用品、航天器等領域,形成用電供電一體化的集成終端產品。

漢能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高端裝備制造能力
在海外,漢能薄膜發電子公司GSE美國工廠已經開始ICI子模組和標準化組件銷售,而另一家漢能子公司Alta Devices已完成部分戰略大客戶訂單,交付了全球知名社交企業高空長航無人機砷化鎵電池產品。據悉,Alta Devices產品已經供不應求。
廣告是一個風向標。2015年,漢能曾經在央視打出了“漢能大了,霧霾就少了”的高大上廣告,而今年漢能這樣一個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企業,其廣告悄然地由央視轉移到農村的墻頭,廣告語換成了“自家屋頂建電站,免費用電還賺錢”“我家屋頂會賺錢,國家補貼20年”。可見,變革后的漢能確實已經越來越接地氣了。

不得不提的是7月2日,漢能對外一口氣發布了四款“Hanergy Solar”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這體現了漢能移動能源最新的落地成果,也預示著漢能下一步更大的移動能源戰略布局,具有十分誘人的想象空間。漢能方面稱,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曬5-6小時,可以發8-10度電,實現了完全依靠太陽能,每年可以行駛兩萬公里。該車創造性地將清潔的太陽能作為車輛動力來源,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顛覆了傳統電動車“續航里程”的概念,擺脫了傳統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使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
在這個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發布會上,當有記者問及漢能的經營情況時,李河君回答:“漢能已經走出低谷,漢能越來越好。”“沒有漢能,就沒有全球的薄膜發電產業。”“漢能是一個好企業,無可爭辯。”
已經走出低谷的李河君和漢能,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自信,而這自信的初次“亮相”,正是這樣一份經過積極變革后的成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