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大促已然落幕。作為國內電商領域的兩大促銷節日之一,6.18是京東的殺手锏,一直備受期待。從實際數據上看,今年6.18大促當天,京東 APP 的DAU接近去年的兩倍,不過,尷尬的是,跟去年蹭“雙11”的表現不相上下……

一、6.11-6.18主流移動電商 APP DAU表現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6.18前一周里,淘寶 APP 的DAU出現了約1000萬左右規模的上漲,從1.43億增長至1.52億。相比之下,京東APP的DAU增加了大約1500萬左右,從2500萬增長至4000萬。唯品會616提前出擊,DAU暴增500萬。對于這個變化態勢,不知道京東是否滿意呢?

二、6.18、雙11期間京東APP的DAU表現對比
如果上一個數據,京東覺得不太滿意,那么下面的數據,京東恐怕就要很失望了。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對比2015年6.18、2015年雙11、2016年6.18三個時間點的數據,京東APP的DAU分別為2115萬、4117萬、4018萬。事實是,雖然今年6.18的DAU相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一倍,然而,大費周張“造節”跟蹭來的效果差不了多少,這不得不說非常尷尬。

三、6.11-6.18 一周移動電商主流APP瀏覽、下單轉化
除了這兩個數據,Mr.QM還帶來兩個新花樣:瀏覽轉化、下單轉化。
瀏覽轉化率=App商品詳情頁瀏覽UV/DAU,下單轉化率=App提交訂單頁UV/DAU。
QuestMobile數據顯示,6.18前一周,淘寶APP瀏覽轉化維持在66.4%到70%之間,購買轉化率則從14.8%增長到了18.3%。相比之下,京東 APP的瀏覽轉化從61.8%增長至66.5%,購買轉化從11.9%增長至16%。
這么一看好像沒啥,問題出在天貓上,瀏覽轉化在6.18當天竟然超過了京東,購買轉化則從10%增長至與京東相差無幾的15.8%。
考慮到天貓主打的電器城、品牌商家,與京東強項沖突很大,這個結果,只怕不是京東愿意看到的。
再來看看唯品會(具體數據大家自己看),亮點在6.16,有個大突起,提前“截胡”釋放女王們的被強東哥撩起的購買力。


四、6.11-6.18一周移動電商主流APP人均時長、次數
不過接下來,京東的兩個數據上占據了絕對優勢,那就是人均時長和人均次數。QuestMobile數據顯示,從6.17日開始,京東APP在人均時長、人均次數上一騎絕塵、直上云霄,遠遠超過了淘寶,顯示出用戶黏性和期待性(說白了,就是攢優惠券、囤貨)。
唯品會在6.16日的表現,此處同樣可以看出來,理由,同樣參見上一條。


五、6.18 大促電商復購率
最后再來一個指標:復購率。
這里的復購率指的是6.5-6.11日7天內提交過訂單的用戶,在6.12-18日再次提交訂單的用戶,占6.5-6.11日7天內提交過訂單的用戶的比例。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整個6.18大促期間,幾大移動電商的復購率表現上,淘寶位居第一,超過30%,略高于京東。天貓和唯品會相差不多。

六、結語
在以往的兩大電商節大促之后,哪家都會大肆傳播一輪數據。不過今年京東異常低調,大紅袍子沒有、大紅燈籠沒掛,有關奶茶妹妹的花邊新聞倒是有一些,Mr.QM就不好意思提了,然后呢,就是京東收購一號店的消息坐實。
基本上,整個6.18的消息,前重后輕、前強后弱,最后還被這個收購消息給蓋過去了,不得不說,這個6.18:京東不輕松,強東不輕松……
(⊙o⊙)…再說下去就不厚道了,畢竟,經濟L型了,內需自然也是L型,大家只能自己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