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到中國,她多次創業,現在她是途家網聯合創始人兼CTO。在大眾的視角里看來,一個女性如果在事業上揮斥方遒,注定要與家庭生活背道而馳。這個看法或許在很多的故事中得以驗證,但唯獨不適合她。
她本營有幸在Fortune《財富》全球最具權勢女性峰會中見到這位作為此次峰會唯一個擁有技術背景的女高管,并與這位留著短發語速緩慢且溫和的女性,來了一場面對面的訪答。

人物介紹
楊孟彤,途家網聯合創始人兼CTO。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碩士。
楊孟彤女士的第一份工作是西雅圖的一個軟件公司Concur Technologies,當時這家公司團隊規模還不到50人,后來該公司后來被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SAP宣布以8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2001年她離開Concur加入全球知名的旅游網站Expedia擔任技術總監,負責平臺和架構建設。
2006年底她在西雅圖一家做在線度假公寓租賃的創業公司Escapia擔任CTO,Escapia后來被美國HomeAway公司收購。
2010年,她開始負責微軟Bing的亞洲搜索引擎技術。
一年半后開始創辦途家網,任聯合創始人兼CTO,負責產品、技術和平臺運營。

獨家訪談
T=她本營 楊=楊孟彤
T: 之前在美國創業,后來為什么選擇回國?
楊:其實我之前在美國的工作是比較順利的。回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家庭上的原因,我先生是中國人,一直也比較想回國。他之前一直很支持我在美國的發展,我覺得這次我也應該支持他。另一方面我也想回國看看,雖然當時我們也有擔心可能不能適應國內,但我們就約好無論如何,回國呆三年。而后來進行的比我們想象的要順利。
T:碩士畢業之后你在美國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從你的角度來看美國女性同中國女性在職場中是否有角色和地位的差異?
楊:從我個人經歷來看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因為我自己待過的創業公司的公司文化最看重的是能力。能力是衡量員工價值的首要標準,在這上面我沒感受到性別有什么影響。但我個人注意到,中國女性和美國女性相比最大的不同點還是比較偏內向,而在職場上social能力有時非常重要。
T:以途家網為例,聊聊你對女性消費者市場的看法。
楊: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我們最近在對我們的消費者進行用戶畫像:從大數據里面看出男女比例差不多。而經過更深入的調研之后我們發現,家里最后的decision maker大多都是女性。除了旅游之外,我們還關注到比如淘寶平臺上,女性消費者花費也比較多。我們也制定了一些針對女性消費者的宣傳策略,比如在媽媽幫網上社區,以及在一些國際學校宣傳一些出境親子游。

T:你和創始團隊是怎么認識并一起成為co founder的?
楊:在意識到中國有巨大市場的同時也意識到一個人創業很沒有把握,后來通過一個朋友介紹認識了途家現在的CEO 羅軍Justin,溝通之后發現他和我有相同的想法。他原來負責新浪樂居,用兩年半的時間把新浪樂居帶上市,對中國的房地產非常了解,也有很豐富的和政府打交道的經驗。而我正好是旅游方面的度假租賃這方面的業務懂得比較多,技術方面也一直在做。我們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所以我覺得我們兩個人一起合作,做事情的就會很有把握。最后思考的結果是不創業會非常后悔的,所以就開始創業了。
T:創業之初你們被稱為中國的Airbnb, 但您說途家和Airbnb的模式是不太一樣的,請問具體的區別是?
楊: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我們走了和Airbnb不同的道路。從社會上來說,中美信用體系的差距較大。房子都是非標準的房子。從游客上說,中國游客喜歡被服務,因為勞動力比較廉價。而美國因為勞動力比較昂貴,大家已經習慣于自助。中國文化里分享的氛圍也沒有美國濃厚;而中國有很多新房市場,新建的空置房子數量大。
根據以上的原因,我們將我們的戰略分為三步:
第一步,在意用戶對我們的體驗,非常重視用戶的點評。每一個差評我們都會跟進,盡快核實問題,與房東進行溝通,有完善的懲罰措施。
第二步,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去培養房東。這個市場是需要被教育的,我們把這部分承擔了起來。
第三步,我們把房源進行分類,根據大數據來把房子進行評級、分類。針對家庭出游等類型建立我們的數據庫,為住戶提供最適合的服務。
T:在投資者都選擇酒店標準化的時候,你們是如何判斷自己的公司是否會有市場?
楊:在美國,商務出游和休閑出游的比例是7:3,而中國正好相反。歷史數據告訴我們人均GDP超過5000美金時,旅游即成為剛性需求。中國的人均GDP已經將近7000美金了,所以我們非常看好休閑出游背后的巨大市場。而隨著年輕人成為休閑旅游的主要人群,中國游客群體本身也更加成熟了,自由行越來越多,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這是標準化的酒店所提供不了的。
T:你說過“CTO不是只做技術”,能聊聊你對CTO這個角色的理解嗎?
楊:在做技術的同時還要探討產品定位。在一個創業公司里大家都會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作為一個CTO,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對市場、對用戶的把握。
T:作為CTO,你是如何看待技術在當今創業下所扮演的角色?
楊:其實中國在科技創業上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了,典型的代表是我國的支付體系。我之前去硅谷訪問的時候,大家都表示微信很創新。 我國科技創業的主要趨勢還是手機移動終端。 就拿Wechat和Facebook手機客戶端相比較,Facebook是從網頁版起家,而微信一開始就是從手機端開始,因此能提供比Facebook手機端更好的用戶體驗。
T: 女性在IT職場中非常少見,你覺得是什么樣的品格和特質在你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楊:首先,我的技術過硬,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一點。而我作為女性優勢的一點是:溝通能力比較強。女性天生比較擅長合作。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和不同的團隊進行合作,我在把我的部分做好之后還會主動幫助其他成員去做,這樣下來很多合作過的人對我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后來有很多機會也找上了我。而女性心思縝密一點,有時候會比男性考慮更全面。
T: 在女生做技術比較少的情況下,怎樣讓女性在科技領域發揮更杰出的作用?
楊:大概有下面三點吧。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Follow your heart,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和同事一起的時間比家人還要長。當自己喜愛的時候會把它做得更好一些。
第二點是要有好奇心。之前在大公司做螺絲釘的時候,很好奇去開始、運營一個公司是什么感受。很多創新是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才能完成的。
第三點是要自信。很多女性會覺得我要結婚,要生孩子,自己已經沒有機會再在事業上施展拳腳了。
2006-2009年我在西雅圖創業,在這期間我有了寶寶,2007年10月其中一個產品要在兩個月之后上線,結果我在我們最忙的時候出現了早產的跡象,必須要住院平躺兩個月。后來專門做了個小桌子用來工作,那兩個月我每天躺著進行電話會議收發郵件。在網站上線的那周,我女兒平安出世。后來回想起來,也許正好是因為有工作做,我沒有心思去擔心這個。所以大家不要覺得結婚生子和事業沖突必須要放棄。我那么極端的情況最后也是兼顧了,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輕易放棄。我想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對我的支持也是至關重要的。要在自己堅定的決心后爭取家人的支持。而決心就來自于第一點,跟隨自己的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