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中要求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絲路產品體驗館和絲路風情街,并舉辦系列經貿活動,開展線上線下絲路跨境業務,打造國際化O2O平臺。而華南城、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港、長安號和“洋貨碼頭”跨境電商一系列的建設和發展,實踐著西安國際港務區的蛻變。
西安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具備申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打造國際化O2O平臺的基礎和條件。據了解,2014年3月19日,經過省、市相關部門和西安海關的共同努力,海關總署正式印發了《關于西安市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的復函》,同意按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依托西安綜合保稅區組織開展試點工作。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主要是依托電子口岸,建立口岸監管部門與電商、物流、支付等企業系統聯網對接信息平臺,掌握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各環節的準確數據和狀態,實現口岸監管的前推后移、分類通關,科學統計。
“洋貨碼頭”實現全球購物
“買全球賣全球盡在洋貨碼頭”!依托西安綜合保稅區開展的西安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洋貨碼頭”于2014年年底順利實現常態化運營;2015年2月,西安跨境電商平臺又正式開通直購進口,服務市民便利“海淘”。與此同時,西安國家國際港務區還獲批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阿里巴巴、京東、國美等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園區,入區跨境電商企業100多家。據記者了解,截至2015年12月8日,“洋貨碼頭”交易累計進口通關47031票,貨值約2387.9萬人民幣,進口物品主要以奶粉、紙尿布、保健用品為主,進口國家主要為英國、荷蘭、德國等。累計出口通關551288票,貨值約495.9萬美元,出口物品主要以衣服、鞋帽、玩具、日用品為主,出口國家主要為美國、英國、俄羅斯等。京東西北區總辦公共關系總監告訴記者,京東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建立西北運營中心,業務覆蓋陜、甘、寧、青、新等五省區,2015年1—9月期間,京東在西北區域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90%,增速在全國七大區域排名前列。
華南城盡顯絲路風情
西安國際港務區華南城2號交易廣場6樓,記者被濃郁的異域風情迷人雙眼。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海上絲路沿線國家體驗館;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陸上絲路沿線國家體驗館內展示各國特色產品與本國風土人情。不必遠途,可在西安國際港務區中盡攬異國產品。
無論是絲路沿線國家特色產品還是郵購“全球”,西安國際港務區利用了自身的平臺優勢,將逐步為陜西省、西安市構筑起一條面向亞歐的“網上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