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期榜單為例,失去榜首位置兩個多月的“陜西高院”強勢回歸,其1029.9的WCI指數也是近5期榜單中數值最高的。值得注意的是,該公號的在內容運營中加入“微直播”手段,并憑此收獲了7萬次以上的閱讀數據。與此同時,“西安交警”、“美麗臨潼”、“文明榆林”和“共青團陜西省委員會”也都斬獲了900+的WCI指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陜西省的多次學術會議上,有不少專家指出陜西政務微信應進一步加強運營管理,并提出了一些建議。首先是要做好政務微信平臺定位:政務微信要擴大影響力,提高粉絲量,就要注重強化信息內容的“實用性”與“政務資訊”并重,而不能只發一些領導活動等政務信息,那樣的話只會逐步“掉粉”而走向自說自話。相比于多數政務微博的“基于本地、面向全國”戰略定位,政務微信的“本地化、個性化”角色將更為彰顯,因此要積極研究我們鄂爾多斯本地人群的需求、特性和關注點,探索在發布政務信息的同時,開通就業、健康、天氣預報等惠民便民信息,打造1—2個固定的、網民喜歡的品牌欄目。
其次,把握政務微信發布方式。微信,作為一個隨身可攜帶的“移動生活工具”,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對用戶本身具有特殊的意義。微信與微博不同,如果不分時段推送信息給微友,就會引起微友的反感或困擾。因此,政務微信要把握好推送的時間,考慮到用戶的閑余時間,建議在臨近下班推送為宜。同時,政務微信要做到“惜字如金”,一個公共賬號每天發布的消息平均控制在5條之內,多數選擇3條。有限的信息推送量,要求每條信息都要經過篩選再發出,最好都采用“圖文”形式增進美感與視覺沖擊效果。
再次,加強政務微信交流互動。政務微信具有一對一的雙向性、私密性的特點,可以進一步拉近政府和網民的距離,促發網友的咨詢愿望,互動性效果更好。微友咨詢的內容也往往與自身切實利益相關,“政民互動”也將更具實質意義,做好微信互動方能更好體現“真正為民辦實事”的執政理念,要做到“有問必復”。在此基礎上,基于政務微信粉絲的真實性,對政府政策的反饋結果也將更具可靠性,這將是一個低成本而快捷的民意調查平臺。政府部門可以探索將政務微信平臺充當信息發布、咨詢便民平臺的同時,兼顧作為政策評估、民意反饋的“輿評”平臺,這對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提升民意滿意率,把握輿情走勢都具有重大價值。
最后,擴大政務微信賬號宣傳。因政務微信粉絲量和關注度決定了其影響力。因此,在做好“發布內容”這一內功的同時,政務微信推廣還要全方位動用學校、各類宣傳媒介、政務微博公告欄、當地媒體報刊和電視、借助名人助推、QQ群、貼吧、論壇等,要大力擴展賬號的人群覆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