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深化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各行各業都在尋求與互聯網實現融合,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影視音樂等傳統娛樂企業。在今年Q1所發布的《一個“互聯網+”:2015互聯網思維音樂影視提供商排行榜》文章中,我們提到,音樂影視類企業向互聯網化轉型現在僅僅只是開始。如今2015年行將過半,在音樂和影視方面,各個企業在互聯網方面的布局產生了哪些變化,影視業和唱片業的發展模式有哪些創新和改進,我們也將在5月的榜單中進行探索和研究。
與Q1整體相比,本次榜單將音樂和影視提供商進行了分類考察,在娛樂產業細分市場上進行了具體區分,這也有利于各家提供商進行對照。榜單通過網站訪問量和企業產值這兩個維度進行排行,這兩個指標也直接反映了企業互聯網化深度以及用戶對其的認可度。

在影視方面,首先,由于華誼、保利博納等企業率先進行的“互聯網+”戰略,中影集團、寰亞影視等傳統影視龍頭企業也加入了互聯網化的陣營。中影集團將計劃與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合作,共同開拓網絡新媒體市場。并且,寰亞影視的加入也證明,“互聯網+”戰略已拓展至港澳臺甚至更加廣泛的區域。
其次,網絡劇及微電影的普及也加快了影視公司互聯網化的速度。互聯網電影集團和萬合天宜依然在這方面處于龍頭地位。但海潤、芭樂、天虹世紀等公司也紛紛通過網絡劇和微電影逐漸在網民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謝文東》、《朝外81號》等微電影也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也許網絡劇和微電影將會成為。第三,以唐人影視為代表的影視公司通過與游戲公司、文學網站、動漫網站的合作開辟了新的獲益途徑。《仙劍奇俠傳》與《軒轅劍》的影視改編,使得唐人影視一時間在內地電視劇市場獨占鰲頭。

在音樂方面,除了各大傳統的唱片公司所進行的互聯網化改制之外,許多獨立唱片廠牌則更像是在互聯網中孕育而生的。獨立音樂工作室通過演出獲得收益,演出信息、藝人信息以及藝人與用戶的交互則通過網絡主頁及自媒體達至用戶,社交媒體及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各種形式助力唱片公司的演出。這樣一種類O2O的模式,在摩登天空,東樂文化,樹音樂等獨立唱片公司中,已成為一種規范和慣有的模式。宋冬野、堯十三、馬頔等內地音樂人也因這種模式,擁有了大批量的粉絲和效仿者,也有越來越多的現場演出和唱片在國內盛行。這些唱片公司也在業內引起的變革風潮,也為整個音樂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結語
互聯網與整個娛樂產業的結合還將繼續,形式也將不斷創新。人們也期待著有更多的企業進入到這個榜單中成為互聯網大軍中的一員,也都會在“互聯網+”戰略的引領下找到屬于自己的互聯網化發展道路。但歸根結底,無論影視還是音樂,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將中國文化傳播到每一個人心中,才是行業的最終的目標,也是“互聯網+”精神的最好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