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陜西新媒體”舉辦沙龍時,總有從地市趕來的公眾號運營主捧場,上次有“漢中”“微延安”等,本次“神木新聞”“榆林之聲”也辛苦參加,在沙龍現場,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的同學,對“榆林之聲”運營主鞋春波進行了采訪,以下是歐亞學生眼中的地市公眾號印象。
2008年,22歲的謝春波借助“奧運東風”撈得人生第一桶金:他單槍匹馬的從銀川出發,擺攤賣奧運福娃、火炬等奧運相關產品,業務“擴展到”北京、青島、煙臺、濟南、鄭州、洛陽、石家莊等十多個城市。這一次的歷練徹底改變了謝春波,他原本膽怯的內心變得果敢。6年后,愈發成熟干練的謝春波又開始了新的創業生涯,他和小伙伴一起注冊了“榆林之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一次,謝春波將業務鎖定在新媒體領域。

榆林之聲運營者 謝春波
謝春波的對新媒體的態度是篤定的,他最初僅僅是注冊了“榆林之聲微信公眾平臺”,后來為了認證獲取更多的功能和權限,謝春波干脆注冊了公司。談到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時,這位CEO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們的定位就是榆林本土的文化以及資訊的傳播,為榆林網民提供一個即時資訊的平臺,并進行商業化運作。”謝春波坦言,自己的公司目前規模很小,只有3個人參與具體運作。但是這樣一個新媒體的“小作坊”也有自己的發展目標,謝春波強調:“我們有招兵買馬的計劃,要把這個業務進一步做大,要是能做出一個上市公司更好,我們目前正在向這個目標前進!”
對于正在打拼的事業,謝春波花了很多的心思。由于種種原因,陜西新媒體的第二次線下沙龍安排在了周六,遠在榆林的謝春波放棄了難得的閑暇專程趕到西安歐亞學院,為的就是取回“真經”。謝春波說:“新媒體是新興的領域,這方面的相關交流會、研討會都特別的少,偶然的機會看到咱們歐亞學院舉辦了這方面的分享交流會,覺得機會難得,所以就報名參加。事實也證明,在歐亞的這次沙龍舉非常成功,我也學到了很多,感謝“陜西新媒體”的組織者,也感謝歐亞學院!”在謝春波看來,本次沙龍的成功在于“干貨”很多:幾位分享者都是陜西新媒體的重量級嘉賓,提供了很多的干貨,受益匪淺!讓大家掌握了內容編輯方面的很多技巧,以及技術運營方面的見解。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親眼看到了擁有百萬粉絲的運營專家,讓我們更有信心去做現在的事業。
對于自己的公號平臺,謝春波也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新媒體只是一個平臺,我們將借助這個平臺和本土的商家合作,提供增值服務,進行商業化運作,現在我們已經展開了相關的工作。”此外,謝春波還對新媒體未來的人力需求進行分析:“這方面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很多公司招聘不到這方面的人才。未來會對相關的用人要求會比較高,所以學生在學校也要一直關注相關動態,這樣就能在畢業后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作者:西安歐亞文化傳媒學院 余楊智 寇曉艷
指導老師:李佳寅
了解陜西網絡媒體發展情況,請關注:陜西新媒體(公眾號搜索:isxmedia),和陜西新媒體從業人員交流,請加QQ群:169484489(加群時請自我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