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如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以后發展而來的新興媒體形式。而微信新媒體則是借助微信公眾號和微信朋友圈傳播的一種平臺性質的傳播渠道媒體。
自“陜西新媒體”(微信號:isxmedia)開始發布《陜西省微信公眾號影響力50強排行周榜》以來,監控了陜西境內近千家的微信公眾號。昨天筆者通過一篇《白色情人節,“那個叫xx的xx女孩”火爆微信朋友圈》讓大家看到了目前公眾號的亂象,今天在通過“陳小春到漢中”看看新媒體的傳播路徑。
經過“陜西新媒體”的平臺監控,我們發現3月14日有個地區性新聞在微信公眾號和微信朋友圈里面傳播廣泛。內容就是“陳小春來漢中,你見了嗎?”,下面是漢中各公號的內容列表:
微信公號的文章倒是不少,從之前的預告到之后的報道,均能從里面找到,

下面我們在百度新聞里面搜索一下:
竟然是空白!

然后在百度網頁搜索在找一下:
幾乎沒有幾家進行報道,似乎只有“美麗漢中網”有當日的內容,其他的都是貼吧。

筆者為什么選擇這三種搜索方式呢?
第一個搜狗微信搜索。我們知道,騰訊在去年9月16日戰略入股搜狗,注資4.48億美元,獨家授權搜狗能夠搜索微信公眾號。
第二個百度新聞搜索。百度新聞收錄的都是一些“有權威媒體影響力的網站”,以媒體類、政府類、專業類和地方門戶網站為主。對于主流網絡媒體的傳播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三個百度網頁搜索。大家都很了解,百度網頁搜索的范圍是最大的,包含幾乎所有中文網站的內容。排序上筆者也做了處理,使用了“高級搜索”,僅顯示“最近一周”收錄的內容。
當然,我們這次的比對范圍是一個地區性“大事件”,對于傳統大型媒體(包含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這個時間都“失語”了。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活動是一次商業性質的活動,而對于傳統新聞的報道意義不大,而傳統的網站也不會免費為他人做報道。這就造成了微信公眾號這個才發展2年新媒體的崛起。就如當年2004~2008個人網站的遍地開花的時代,微信公眾號門檻低傳播平臺巨大,在這個“熟人”社交平臺上如雨后春筍般的發芽滋生。尤其對已企業的宣傳,即便是在百度直達號、阿里UC輕應用、道有道為首的快速APP平臺等夾擊中,依舊迅猛發展。
拿“陜西新媒體”監控的陜西前兩名公眾號的訪問量來看,周訪問量分別達到了485萬和150萬左右。這個量級的訪問量,就算在門戶網站上也算不低了。而且微信公眾號的發文次數上有非常大的限制,絕大多數訂閱號一天只能發布一次。而且每次發布的文章數量也不會超過10篇。從單篇平均數量來看,分別超過8萬和2萬次。這種訪問已經是很多“傳統”門戶網站很難達到的。
再多的分析就不做了,大家已經能夠看出微信公眾號好的可怕之處。就來拋磚引玉,讓大家做出更多的判斷和想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