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阿里巴巴公關總監顏喬貼出聲明,實名舉報《IT時代周刊》及其下屬“IT商業新聞網”對阿里巴巴進行輿論脅迫和侵害商譽,并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實名舉報。這并非這家雜志第一次卷入“輿論敲詐“風波,世紀佳緣、漢王集團等公司也曾遭遇《IT時代周刊》的“負面報道”,世紀佳緣公關總監周忠孝表示,《IT時代周刊》敲詐世紀佳緣一事,法院已經立案。著名媒體人的“薛陳子”也在微博上表示,曾經聽說過該周刊新聞敲詐漢王集團,時任公關總監苦不堪言。
顏喬的聲明中指出,IT時代周刊和其下屬IT商業新聞網,長期以新聞報道為名,對阿里巴巴進行高頻次的輿論脅迫,直接或暗示要求保持密切“業務關系”。其下屬網站經營人員多次直接和阿里巴巴接觸,提出不當訴求。阿里巴巴已經取證并轉交相關機構調查核實。
這是阿里巴巴7月18日發布《“緘默期”的聲音》,指出遭遇有組織輿論敲詐后,采取的進一步實質性舉動!“緘默期”的聲音》中的“國內某周刊”即《IT時代周刊》。阿里巴巴面對30萬美元敲詐,已經向杭州警方報案,將資料移交警方處理。
阿里巴巴提供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今,《IT時代周刊》僅雜志本身就發布惡意侵犯阿里商譽文章80余篇,23萬余字,包括5個封面報道,下屬的IT商業新聞網涉及阿里而已報道超過千余篇,曾出現過網站首頁主要欄目均為阿里惡意新聞報道的情況,內容雜糅自非正規渠道。均從未采訪阿里巴巴集團。
媒體利用輿論脅迫、敲詐企業和機構交納“保護費”的情況,在中國媒體行業中屢有發生,今年3月,中宣部等九部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新聞敲詐典型案件和媒體機構,嚴厲懲處新聞界的“害群之馬”。此番,阿里巴巴也呼吁受害同行共同舉報,阿里將分享證據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