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不斷融合,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創就業機會,也給很多互聯網軍團帶來了更多的競爭對手,逼著他們開始緊迫地尋找出路,以求生存。在區域互聯網領域,很多企業都缺乏科技媒體對其產品的報道和交流,乃至于有些產品發展沒有一線城市的產品那么迅猛。筆者近期將開始關注區域互聯網發展,近期將對在湖南互聯網領域發展地比較好的一些互聯網公司和互聯網產品,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筆者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角就是長沙晚報所說的:“那家站在長沙韶山北路服務了全國用戶的互聯網公司”——好豆網。
要說好豆網,還得先說說整個美食網站行業。如果說直到今日,美食網站們才開始尋找出路,那么曾經活躍的那些美食網站們,也許早就已經不復存在。替而代之的可能是現在的眾多美食APP,也可能是其他類型的產品。人類難以忽略掉美食話題,有美食話題,美食網站們就有出路。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美食網站行業更多地是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儲蓄力量,順勢發展,鞏固自己在美食領域的地位,一切顯得異常低調,仿佛美食網站們這幾年就從未改變過什么一樣。但正如大量的微創新聚集起來的背后,也許就能夠打造顛覆性創新一樣,默默尋找出路的那些美食網站們,也許已經探索到了大量樂觀的出路,這些出路能否幫助曾經的美食網站們敲響納斯達克的鐘聲,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出路對于行業發展是有益的。下面筆者就以好豆網、大眾點評等等美食網站為例,來和大家一起談談美食網站們的出路何在。
從純美食網站 走向美食社區
此前在《O2O改變美食界,好豆網還得做產品》一文之中,億歐網首要地就提出了“相較傳統媒介,好豆網從美食網站向美食社區轉變”的看法。在筆者看來,從純美食網站走向美食社區,是美食網站們必須要走的路。
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用戶對于互聯網的認知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美食網站們傳播信息的方式,就如同現今的微信公眾將信息傳遞給其粉絲一樣,粉絲與粉絲直接單純用戶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被動地接受美食網站們傳遞的信息。
這樣的一種方式,在很多年前,國內互聯網還處于萌芽發展期的時候,是很受歡迎的。但現在的網民用戶越來越聰明,他們對于互聯網越來越熟悉之后,將不再滿足單一的被動接受你給其傳遞信息,他們對于單一的媒介忠誠度會下降,他們關注你的同時還會要關注你的競爭對手,他們獲取美食相關信息的方式,不再是單一的被動得接受你傳播給他,而是他自主地尋找內容源,進行篩選。這樣的現狀,是一種地位的轉化,傳統的美食網站們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與用戶的交互漸漸陷入被動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網民們以平等的地位進行交流,讓美食話題得以更開放得交流,是很多純美食網站走的路線。好豆網作為“美食新媒體,最新的地方就在于要用的新的思路去與用戶進行交互,通過從純美食網站轉型到美食社區,近距離與用戶探討美食用戶們都喜歡的,覺得有意義的一些話題,拉近媒介與用戶的距離,打造粉絲經濟,構建美食文化社區。
美食社區相較于純美食網站的優勢,在于能夠獲得更多與用戶交流的機會,能夠更了解用戶們的信息需求,能夠提供網站整體的留存率,活躍度,美食網站要活下去,首要的就是要慢慢往美食社區轉型。
從純美食的信息傳播型網站慢慢走向美食社區之后,產品將能更好地體現出美食文化,而產品的出路也變得更多,變得更好。
美食新媒體 餐飲研究機構 好豆能不能做?
坐擁微博微信這些傳播介質,我們看到了一個所謂新媒體迸發的時代,但真正能夠做出品牌的新媒體并不多。曾經在科技博客剛剛興起的時候,小謙曾與朋友交流過是否可以嘗試做一個專注于食品領域的食品博客出來,先學著科技博客的模樣主要做食品領域的行業評論,但一直都沒能將其付諸于實踐。
誠然,食品在國民重要扶持行業,國內有不少的土豪就曾在食品領域活躍過,食品和財經的關系非常密切,做這類媒體可能并不會有科技博客那樣自由,我認為專注于食品/餐飲領域的新媒體,是有前景,對于好豆網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為何?
餐飲在國內擁有萬億的規模,了解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展以及讓員工獲得更優質的培訓,是很多餐飲企業都在做的事情。所謂的美食新媒體要挑戰的就是曾經的那些餐飲咨詢機構。好豆網CEO楊榮波先生,從做夜宵開始,到現今在長沙擁有頂級酒樓,做餐飲已經有20多年,好豆網是有傳統餐飲企業基因的。而在楊榮波先生后來投資創辦好豆網,主打好豆菜譜和去哪吃兩款產品之后,好豆網頁擁有了互聯網美食的基因。
既有線上基因,又有線下元素,qq空間過百萬的粉絲、全部的微博微信粉絲加起來數十萬、半年多穩居菜譜APP第一的好豆菜譜和美食社交APP去哪吃目前所積累的用戶群體們,能夠給與好豆提供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已經足夠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令很多人眼紅。
依托于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互聯網數據,給美食餐飲行業提供更多有數據參考的咨詢報告,如同當前的互聯網數據分析機構或傳統數據分析結構一樣,開設研究院。這是有效地將好豆本身就已經具備的一些價值,更好地在為行業做貢獻。對于好豆網的兄弟企業——錦繡紅樓等餐飲企業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在這樣一大波互聯網軍團滲透到傳統餐飲行業來的時候,美食網站通過互聯網數據做行業分析報告,還是要比傳統的咨詢機構有優勢的。
這樣一來,好豆就是有機會做出一個一方面以美食/餐飲行業評論為主,一方面用數據說話出具行業報告,面向行業人群的行業新媒體。然后再按照現在好豆菜譜和去哪吃的發展路線,能夠也做出面向用戶的美食新媒體。好豆的品牌勢必能夠更好地出現在全國。
與電視媒介加強合作 以品牌更好構建美食社區
現在去哪吃是主打美食社交,在線下展開了食色男女、美食探店等社交活動,這都可以有助于好豆網構建更好的美食社區。甚至去哪吃所倡導的這種美食線下活動日后還能成為其商業模式,幫助好豆網更好的發展,這已經屬于一種以品牌更好地構建美食社區的方式。
而如果是要用其他的方式來打造品牌,最終更好構建美食社區呢。筆者以為,電視等傳統媒介對于好豆網的幫助還很多,傳統媒體的傳播受眾和當前好豆網的很多用戶有重合,傳統媒介能夠幫助好豆網更好的構建品牌,這和很多其他的領域的產品來說可能是相反,不一樣的。
援引鳳凰科技關于舌尖2報道中的數據,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相關飲食類APP的用戶數快速增長,好豆網品牌VP范新紅透露,好豆網APP用戶數在這一時間段突破了3000萬。《湖南衛視》播出對好豆網采訪節目當天,好豆用戶數量猛漲5萬。
在美食話題長勝的情況下,傳統的電視媒介能夠幫助好豆網更好地實現品牌效應,獲得更多的用戶。與電視媒介們加強合作,為電視等傳統媒介提供優質的內容和美食用戶,最終加強品牌的深化,更好的構建美食社區,打造美食領域的粉絲經濟,這或許是不錯的出路。
在這個市場競爭非常迅猛的互聯網圈中,好豆網走進北京是湖南互聯網公司難得邁出的一步,好豆菜譜暫時半年多在菜譜APP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何讓專注“做精品美食和餐廳推薦的去哪吃”更好的配合,一起構建一個好豆美食社區,是值得好豆尋找更多的出路的。
來源:投稿 作者:小謙,土豪游戲網(http://tuhaonet.com/game/)創始人,IT評論人士,微博@小莫謙,微信添加net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