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由新金融聯盟主辦的“第一屆新金融聯盟峰會暨金融極客盛典”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積木盒子創始人、CEO董駿,作為P2P行業的領軍人物之一,參加了“互聯網金融下一步:細分領域的風口”圓桌論壇環節的討論;針對近期大家關注的P2P平臺是否應該“去擔保化”的爭議,他表示擔保確實并非P2P的必須環節,但最終的選擇權還是應該交給投資人。
董駿解釋說,擔保作為P2P平臺的參與方,在理論上確實不是必須的。但之所以目前很多P2P網貸平臺都在和擔保合作,更多也是投資人選擇的結果。下一步真正要做的,還是如何利用互聯網模式,更精準地平衡用戶體驗和風險。
他坦言,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在內,全國有上萬家,這是市場上非常大的資源;有些資源,是P2P平臺可以利用、整合起來的 。重要的是要加強教育,讓投資人意識到沒有任何擔保是無風險的,除非是以印刷鈔票做擔保的國債。最終把選擇有擔保還是無擔保的權力,交給投資人。

在董駿看來,中國整個P2P行業目前也僅為千億元人民幣規模,和銀行比起來微不足道,還處在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因此,每家選擇的切入點,可能也不盡相同。對于積木盒子來說,一個是會注重交易模式和交易體驗的創新,還有就是在傳統金融行業可以改進和優化的地方,會切入得稍微深一點。
正是因為整個行業還處在相當早期的階段,董駿對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進入P2P持歡迎態度,認為對于整個行業是件好事。畢竟,現在P2P行業的很多投資人,其實都是阿里的余額寶教育出來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阿里小貸還是京東的供應鏈金融,一般都是基于其既有的生態系統和數據進行擴張的。而中國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并沒有真正進入這個體系內。因此,在整個互聯網金融和O2O線上線下結合方面,有著巨大的機會和合作空間;類似積木盒子這樣的P2P網貸平臺和BAT之間,并不必然是互相競爭的。
今年年初,積木盒子獲得了銀泰科技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從而成為P2P行業少數幾家獲得風投青睞的網貸平臺之一。董駿承認,風險投資確實能夠帶來資金,以及創業公司所需要的其他資源;同時,對于公司整體實力,尤其是技術能力,也是一個整體的提升。
他也半開玩笑地說,象積木盒子這樣站到風口上短短一兩個月,就有資本的青睞,其實也是巨大的壓力。畢竟,這種融資對于所有的團隊來說,都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哪怕將來能夠上市,也只是一個新起點。
作為去年8月份上線的新興平臺,積木盒子目前累計撮合融資規模已經超過了12億元,上演了P2P行業的黑馬逆襲奇跡。而不論在透明度、風控、業務創新方面,積木盒子也都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在行業內率先推出投資者觀察團活動,通過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二級備案以及ISO27001認證,上線實名制項目,首家和國有擔保公司合作,以及和寺庫這樣的電商平臺共同拓展“核心商圈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