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股票市場迎來了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牛市:上周五(12月5日),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量更是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股市總市值也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股市火熱是否會影響到P2P網貸平臺等新興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對此,積木盒子風險控制副總裁謝群日前在“2014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行業峰會”上表示,雖然在中國,股市和P2P行業都有很多散戶在投資,但總體來看,投資股市的用戶和投資P2P平臺的用戶,是兩個不同的群體,“投資主流的P2P平臺,相對股市來說,收益雖然可能會低一點,但也是一種更加安全的替代性選擇”。
他解釋說,雖然媒體上不時爆出P2P平臺跑路的新聞,但出問題的平臺在整個行業成交量中,所占的份額是非常小的;因此,不應因此夸大行業整體風險。相反,股市火熱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低估潛在的風險;這個在之前,實際上都有過非常慘痛的教訓。
在謝群看來,由于股市目前散戶為主的特點,實際上很多人并不打算在股市中長期投資,在獲利之后,會很快選擇退出。而P2P平臺這個時候,會成為退出資金的主要承接渠道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股市對于P2P行業的長期整體影響微乎其微。
至于前段時間,央行降息對于P2P的影響,他也表示沒必要反應過度,“因為P2P平臺上的很多借款企業,根本在銀行拿不到貸款。”
不過,作為具有多年風控經驗的金融從業者,謝群還是提醒P2P行業的從業者,一定要有風險意識,拒絕“博傻”游戲,“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隨大流進入這個市場,抱著‘實在不行我就撤出來,只要跑得比別人快’的想法。這種心態在風險管理中一定要杜絕,因為只要做的人多起來時,立刻就會變成紅海,很容易造成過度借貸;這在韓國、中國臺灣以及香港等地區,都有過血的教訓。”
以大家最關心的貸款不良率為例,謝群就認為,P2P行業應明瞭該數字有多種口徑和蘊含。比如,很多平臺今年的貸款余額,都比去年翻了兩三倍;過快增長的資產或者說貸款余額,容易沖淡最常見的“時點”不良率。因此,即使目前這個數字不高,很多時候并不能反映風險管理的真正水平,“誤導的不良率有可能把業務引入歧途”。
以積木盒子為例,會考慮到借款企業的真實用途、經營狀況和償還能力,從各個方面來控制風險。他強調,積木盒子對于某些領域,原則上是不會進入的,例如房地產行業、煤礦等產能過剩的行業,“甚至這些行業的關聯公司,或者從這些行業轉型的企業,我們都會持審慎態度。”
此外,謝群介紹,積木盒子還在國內P2P行業內,率先與多家省屬國有擔保體系開展合作,將形成覆蓋全國多地區的業務網絡。同時,積木盒子還會不遺余力得拓展核心企業渠道,打通核心企業上下游生態鏈,實現供應鏈金融閉環,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謝群之前在美國GE CAPITAL、花旗銀行以及國內多家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和金融風險,擁有16年的管理經驗。作為耶魯大學統計學博士,他目前還兼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實踐副教授。
積木盒子上線于2013年8月7日,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撮合融資規模超過31億元;在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的行業綜合排名中已經躋身前五,并成為前十名中最年輕的P2P平臺。作為一家追求極致透明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截至12月8日,積木盒子上共出現出4筆企業借款項目逾期,但都在還款日當天,由項目擔保公司代償;自平臺上線至今,還沒有壞賬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