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聊天室風靡網絡的時候,QQ還沒有出現。當時電腦的普及程度還不高,誰要是能在人數不多的聊天室里找到朋友,那絕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之后,隨著騰訊的介入,網絡社交飛速發展并應用到各種情節中。從此,“聊天”成為了人們應用網絡的“附屬品”,也真正的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此時網絡社交的方式只是單一的文字傳送,速度較慢。其實,與文字相比語言有著獨特的優勢。語言出現不僅領先于文字,而且語言比文字更加直觀,文字需要整體閱讀后進行信息提煉。而語言則更加直接,語氣、語境的不同導致的不同含義是文字無法比擬的。
微信就是語音社交領域里風頭最盛的一員。微信并不是最早的語音社交類軟件,但是憑借QQ的龐大用戶群而被用戶迅速接受。同時,微信可以說是最早把網絡社交從PC平臺轉移到移動平臺的應用,單憑這一點就足以吸引到用戶的眼球。

除文字、語音之外還出現了另一種方式“語音分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唱吧、啪啪。雖然他們一個是“網絡KTV”、一個是“圖片+語音”,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語音分享類應用。與微信最大的不同就是打破了社交的“即時性”,使社交不再受時間的制約。這使得人們的社交范圍變得更廣。

2013年隨著抬杠的加入,網絡社交進入了“社區時代”。只是單純利用聲音的堆砌,無法形成一個社區,因此抬杠采用了“話題”的形式,由某位用戶發出一個話題并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他的用戶可以繼續回應。同時,應用還會精選一些熱門的話題進行推廣,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
此外,抬杠還有另外幾種聲音的分享形式:聊一聊,其中的話題沒有明確的正反方,可以基于任意的話題來進行討論;附近事,基于地理位置篩選的話題討論;找老鄉,利用“方言”這一獨特的文化載體來區分的無主題的話題討論;愛唱歌,顧名思義用唱歌的方式來進行對話;幫幫忙,以求助內容為話題的問答形式;“樹洞”則有些像 “網絡版漂流瓶”,用戶發出一條語音信息,其他用戶將隨機拾取。

基于以上幾大特點,抬杠還進行了獨特的運營方式。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不斷營造新鮮且有廣泛受眾的話題與線下活動,如賀歲電影《救火英雄》的討論與明星見面會、《越策越看心》方言大賽選手預選等。用戶在線上使用的同時也能親身參與到線下活動中,在體會社交便利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抬杠的真實社交。也正是這幾點原因,造就了抬杠如今的火爆場面。

可見無論是文字還是語音,都是人們社交、交流的一種方式;是人們社交的信息載體。社區,是把多種信息載體進行整合,從而進行新的編排;不同喜好的用戶在社區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流方式。有人說“社區是未來社交的集合體”,目前看來并沒有錯。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社區能真正的成為人們網絡社交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