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無數次的據傳,搜狗終于有著落了。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并將旗下的騰訊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騰訊隨即獲得搜狗完全攤薄后36.5%的股份,而且騰訊持股比例會在近期內增加至40%左右。
據了解,在本次戰略合作中,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獲得36.5%的股份。并將搜搜并入搜狗,搜狐及其關聯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東。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張朝陽擔任董事長,騰訊系的劉熾平和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繼續作為董事和首席執行官領導整個公司發展。
搜狗和騰訊,從刀劍相向的對手到如今合作的親密伙伴,讓我們又一次相信了愛情。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跌宕起伏是任何編劇都想象不出來的。
“他搜狐,咱就搜狗,大家各搜各的”這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腕》里的一句經典臺詞,2001年這部電影上映后國內取得3800萬人民幣的高票房,摘得年度票房冠軍。然而讓馮小剛始料未及的是,電影里不經意的一句話觸動了張朝陽,在電影上映三年后搜狗正式推出,搜狐方面承認此搜狗正是取材彼搜狗。
搜狗推出之際雖然其母公司搜狐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老大哥,但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創業之初,張朝陽丟給王小川一筆錢和一句話“喏,你拿著這筆錢,去給我招幾個人,干掉百度”。數學天才王小川看著這筆錢,哭笑不得的發現這點錢只能招聘6個員工,精于計算的王小川決定拿這6個人的錢去學校招人(大學生便宜一倍),于是乎6個人的錢招到了12個還在上學的大學生(直到今天,搜狗公司的核心骨干仍然是這批當初廉價的大學生)。
早期經過蠻荒的拓展,搜狗公司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拓展的過程中,由于“步子大了扯淡了”,得罪了很多主流的互聯網企業,可以說搜狗公司是一路伴隨著官司過來的。先后有央視、迅雷、優酷起訴過搜狗,不過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這些起訴最終都不了了之。
或許大家不知道,搜狗歷史上最有名的那場訴訟居然是和騰訊發生的。2009年11月,騰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搜狗拼音輸入法停止虛假宣傳、惡意干擾用戶選擇QQ拼音輸入法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向騰訊公司支付2000萬元賠償。騰訊方面認為,搜狗在開發、運營“搜狗拼音輸入法”的過程中實施了多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利益。其中包括當用戶同時安裝了搜狗拼音輸入法和騰訊的QQ拼音輸入法時,被告設置的“搜狗輸入法管理器-輸入法修復”進程會自動啟動,提示用戶其輸入法需要進行“修復”。
然而另所以人大跌眼鏡的是,2013年9月16日,騰訊公司和他們口中的那個“進行虛假宣傳、惡意干擾用戶”的搜狗展開了合作,并且把他們認為功能比搜狗輸入法先進的QQ輸入法并入了搜狗,正應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或者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騰訊入股搜狗,很多朋友關心的最大問題是行業格局的變動。8月初速途研究院發布了《2013二季度PC端搜索引擎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百度一家獨大市場占有率為66.83%,360搜索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二位,占有率為15.57%,搜狗市場占有率為8.97%,搜搜為3.96%。 我認為此次騰訊戰略入股搜狗,并且把搜搜歸到搜狗旗下,雙方合計的占有率接近13%,中國搜索引擎行業未來將有望形成三強爭霸的格局。
也有網民擔心行業競爭會損壞用戶利益,但恰恰相反,我認為行業存在競爭反而對用戶有好處,沒有競爭反而對用戶不好。比如中國石油壟斷了行業,用戶只能忍受他們高昂的價格和垃圾的服務,而競爭會“逼迫”企業“討好”用戶。不管是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都不應該被壟斷,都應該是百家爭鳴的一個競爭局面,沒有競爭的行業必將是一潭死水。騰訊此次和搜狗牽手,也會倒逼百度和360不得不更加強大起來。(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