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對最新修訂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工商總局稱,此次“辦法”修改,對網絡市場準入規定更為明晰:首先,自然人在網上開店銷售,暫可不辦理工商登記,但須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經營活動,并實名登記;其次,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必須是企業法人,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并領取營業執照。
此次,工商總局的辦法修改意見針對C2C的意向已經很明顯,所謂的個人開店,目前只有淘寶、拍拍、易趣上有,而占據95%左右市場份額的淘寶,無疑是最受關注的。從其修改的方案上看,基本已經能夠確定個人網店暫時不需要納稅了,因為規定說明暫可不辦理工商登記。從中也可以看出,若今后需要征稅還是得先通過工商局這個審核流程。在此前不久已經推出的2萬營業額暫免稅的扶持政策期間,不少中小賣家還在糾結會不會對集市店鋪高于這一營業額征稅,今天,集市店的賣家可以放下年初以來一直壓著心口的石頭了。

當然,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辦法修改提到的實名登記。從淘寶開店的實名認證上看,這個問題暫時是很難得到有效解決的,因為,在淘寶的認證里,只要上傳身份證信息和個人的拍照圖片,即可完成實名認證過程,而,這幾乎不能排除開店的店主就是身份證上的本人。因為很多人可以利用他人的身份證信息進行驗證,特別是屬于親情關系的個人更為明顯。因此,實名認證要真正落實到人還需要多方的配合協作和新的認證方案出爐。
另外,這次修訂辦法同時對第三方平臺的業務提出特別強調,就是要求必須明確其自營業務和非自營業務,對于天貓而言基本是非自營業務,而像京東、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來說,自營業務占了相當的比重。這樣規定,可以更加明確區分納稅的標準。正如工商局解釋“鑒于當前電商行業呈現混業經營趨勢,既開展自營業務也開展非自營業務,同時,兩者所處的法律地位和應承擔的責任義務區別很大”
此次修訂辦法,是考慮了當下網絡市場發展現狀,為了促進創業就業,降低創業就業門檻。而一方面工商局開放個人網店納稅政策,另一一方面加大對第三方電商平臺納稅政策的監管。在經濟下行的今年,對個人而言,是不錯的創業時機,而對電商平臺來,似乎并不會因此變的更加輕松。不過在跨境電商上,前段時間對企業已經推出了出口退稅政策和各項扶植措施。對外貿企業來說,還是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的滋潤的。
創業不易,在大環境惡化的情況下,要是能給以更多政策層面上的支持,對創業者來說,是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