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七夕情人節就快到了,離8月13號還不到一個月時間,網購熱潮就開始了。其實這個節日還被有許多年輕人特別是男士稱為“情人光棍節”,因為他們都為了在這一天給自己的另一伴挑選禮物時都高額消費,到最后自己手中的信用卡也被透支了。
雖然說在這種特別的日子里送禮物并沒有什么,但是如果是過度消費,這種做法就只能說太缺乏理性理財能力了,再說兩個人真的在一起就不會太那么在意禮物的輕重,同時以后的日子還很長,根本沒有必要讓雙方陷入經濟危機期吧!
所以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管是情人節還是紀念日,都要以理性的思維去消費,這樣做也是為以后兩個人成家后的經濟經營作基礎。
再說現在有許多網購商家也就是借用這種思維和節日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在一天盡可能的推出許多高消費的商品來吸引一些年輕人來為他們買單。
不管是消費的年輕人還是網購的商家都要理性定位好自己的角色,過度的追求利潤還是盲目的消費都是不理性的做法,這些都是導致社會消費泡沫的間接因素。
盡管商家費盡心思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但很多人還是發出了同一個疑問:七夕怎么過?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情侶中,大多數人都認為七夕這個國產的情人節缺乏應有的特色。一對情侶表示:“我們更喜歡過2月14日的情人節,節日氣氛非常濃烈。相比之下,七夕的節日氣氛不夠濃烈、內容也略顯單薄。”
記者發現,七夕的商業熱潮已從零售業向餐飲、旅游、服務業蔓延。“七夕情人套餐”、“靈山七夕禪緣游”、“鵲橋交友活動”、“浪漫觀影之旅”、“情人節溫馨套房”等等不一而足?梢哉f,商貿活動促進了很多節日的發展,豐富了節日文化。
此外,節日本身就包含有餐飲、集會、游樂性等商業元素,因此,節日和商業本身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商家將節日視為一種營銷手段無可厚非,但在商業社會怎樣利用傳統文化去做一些事情,是商家們需要去關心的事情。
七夕節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促進了人們的消費,但更希望在這樣一個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里,商家們能將商業與傳統文化兩者進行有機結合,而不是只盯著“七夕”的“情”字大作生意。
有一部分情侶認為,七夕的商業味兒太濃,體現不出“國產情人節”的特點。此外,商家的打折活動也沒有春節期間的給力。“就當成普通的一天過吧。”這是很多情侶的共識。
沸點網(www.chinafeidian.com)也給出了兩點看法:第一,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沒必要為這些節花銷過大。只要愛對了人,天天都是情人節或七夕節,第二,對于男人來講,如果女朋友夠體貼你,一定知道你賺錢辛苦,自然不會在乎那么多。在乎的應是兩人平淡的生活和你們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