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廣告僅今年就有114萬美元的商機,意味著只要創業公司足夠靈活創新,能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性技術,就能爭取到巨大的上升空間。比如Facebook在首股公開上市時還未推出手機服務,但去年一年在移動客戶端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過,對移動媒體巨大潛力的挖掘這也只是剛剛開始。
機會是一方面,而我們也需要認清這個新興市場中的核心挑戰。首先“解決這些挑戰”的創業公司將在起跑線上先人一步。
需要解決的問題
移動廣告目前正處在過渡階段,這個時期在很多方面都和大概1996到97年間桌面網絡發展遇到的過渡類似。當時網絡廣告技術有限,局限于瀏覽器cookies用戶追蹤和單調的靜態廣告。真正的網絡廣告利器,關鍵詞搜索廣告這一宣傳力度最強、目標性最明確的廣告方式,還剛處在萌芽階段(比如商業搜索引擎始祖Goto.com,也就是后來的Overture)。
目前手機廣告亟待克服的兩大問題:開發可靠的保護用戶隱私、鎖定用戶的廣告應用,與開發智能手機的本地廣告,已成為有遠見的移動公司關注的焦點。
跨應用用戶鎖定。對傳統的網絡系統,瀏覽器cookies是在多次訪問間識別用戶的可靠的標準方法。目前裝有cookies或其他用戶鎖定機制的廣告超過八成。而在移動應用中,還沒有在iOS或安卓系統中建立起類似的可靠性高、大家公認的用戶鎖定機制。在這樣的機制出現前,手機上基于相關性的用戶鎖定效率都要大打折扣,而對廣告商們來說,也是被迫丟掉的市場份額。蘋果擔心用戶隱私被侵犯而叫停唯一識別用戶的UDID應用后,這一領域還沒有強有力的替代應用出現。為充分利用跨應用用戶鎖定,必須實現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實現用戶追蹤。
智能手機本土廣告模式。智能手機上首先出現的廣告是瀏覽器上的廣告條。這些廣告本身太小,根本無法看清,用戶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點進去,本來計劃的操作被打斷而進入廣告網頁的緩沖界面,不僅無法給用戶提供流暢無縫的使用體驗,反而會讓用戶感到惱火。
要真正打開手機廣告的市場,必須采用適合手機的宣傳模式。智能手機已經采取了一些改進措施,比如“推送”模式,和Facebook贊助商店等,但這些模式還有改進的余地,手機本地廣告創新仍大有可為。要想推出真正創新可靠而又符合手機應用體驗的廣告模式,就必須有革命性的產品誕生,不論是用戶還是市場,都急需能帶來這樣產品的公司的出現。
誰大有可為
一旦跨程序用戶鎖定和智能手機本地廣告這兩個問題得以解決,移動市場將大有可為:
在線廣告提供商。能把廣告大量推向數字錢包,或在應用中拿下沃爾瑪或可口可樂的廣告勸的公司將是不折不扣的贏家。這方面已經有一些公司做的有聲有色,分別專注于某一方面的縱向線上-線下廣告業務。
按注冊次數付費廣告。不是按點擊收費,也不是按拍下次數收費,而是按注冊次數收費?是的,沒錯。本來這種付費方式在傳統網絡中并不看好,但很快它將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大顯身手。按注冊收費天然適合手機平臺,而最好的注冊(引導)方式要數打電話。與其他媒介相比,使用智能手機購物的行為與購買者本人的聯系要緊密的多,這種交流次數的增多將推動銷售頻率的增長。Redpoint投資公司支持下的Inadco就是提供按注冊收費廣告服務的創業公司,幫助作為客戶的廣告商利用移動廣告平臺打開銷路。
提供背景環境和用戶分析。解決手機廣告中用戶鎖定和分析是這一行業突破發展的前提。而提出解決方案的不會是蘋果或谷歌這樣的大平臺開發商,而將是某個具有實力的創業公司,必將出現手機平臺上的Omniture,比如本地移動應用分析公司,如Flurry,還有觀眾鎖定服務公司BlueKai(也是Redpoint投資公司支持的創業公司)。
雖然離手機上的付費搜索出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旦這種主流的廣告模式出現(當然也必將出現),分類用戶鎖定,電子錢包和智能手機本地廣告等就會被帶上發展的快車道,對手機廣告業務帶來充分改善。市場廣闊,商機無限,而改革的腳步才剛剛邁開,對那些愿意嘗試的創業公司來說,將獲得不可多得的機會。接下來兩年無疑將成為手機廣告發際的兩年,而牽動我們神經的,不僅是誰將贏得這場商戰,更是它將帶來怎樣的產品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