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一個關于 Android 平臺營收的分會場上,Google 公布了一些關于 Play 商店營收的數據。應用內購買的營收得到巨大增長,應用內的訂閱模式同樣增長顯著。
據 TechCrunch 的報道,Google 宣稱 Google Play 應用內購買的營收在一年內增長了 7 倍,在商店收入排名靠前的應用可以反映這一點。另外,去年推出的訂閱服務的營收實現了每個季度翻一番。
去年 5 月份,Google 為 Play 商店引入應用內訂閱購買的功能,開發者可以在應用中直接對用戶收費,另外支持按月和按年收費,典型的代表有音樂電臺應用 Pandora。
本次分會由 Google Play 商務與商業化經理 Ibrahim Elbouchikhi 主持,他提到,盡管團隊都很喜歡一款付費游戲,但是他們依然認為,在 Android 生態中,“免費增值”模式將是大勢所趨。

在去年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宣布開發商利用 Google Play 從應用內購物中獲得的收入比那些應用軟件本身的銷售收入還要多,這從事實上證明了“免費增值”模式的良好效果。
事實上,其他平臺上顯示了相同趨勢,據 Distimo 去年 12 月的統計數據,即便在付費應用成為常態的 App Store,應用內支付也占到了 App Store 營收的 69%。
不過,當時 Distimo 認為一些公司奉行的“一次性購買”策略依然非常有效,比如蘋果的平臺,Top 10 開發商在 2012 年 35% 的營收都是來自一次性付費 。
連線雜志的前主編 Chris Anderson 在此前一次演講中提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免費增值”模式將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他特別提到了 Android 平臺在中國的發展態勢,Anderson 表示 Android 平臺之上,免費已然成為一種默認的價格,這種 Freemium 模式的主導性更加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