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觸寶用戶破億的媒體活動,高通作為投資者之一,投資部總經理沈勁出席并發言。活動結束后,我們就關注的幾個熱點,采訪了沈勁。話題談及小米 3 手機、高通驍龍 600/800 鋪貨進展、智能電視產業前景、高通走向臺前的計劃,及對手機廠商開發自有品牌芯片的看法。
小米 3 將放棄高通,改用 Tegra 芯片?
愛范兒此前了解到,小米 3 將不會使用高通芯片,改用英偉達(nVIDIA)Tegra 4 芯片。如果消息屬實,對于投資了小米的高通來說,它未來將只能享受一些股東權益,而無法從銷量日益擴大的小米手機中分得一杯羹。尤其是它無法再搭上雷軍的順風車,被高調地宣傳芯片品牌。這是一個壞消息。
當我向沈勁求證這一消息時,他表示“不便評論”。在進一步解釋中,他說“小米戰略跟高通戰略高度吻合”,表現在“高通旗艦產品具有明顯領先優勢,而小米的硬件,以競爭對手一半價格,亦具備明顯領先優勢”。

在評論競爭對手時,沈勁表示:“既然產品宣傳那么好、那么超前,為什么(出貨)量就是起不來?”這個態度也是 nVIDIA 剛剛在 MWC 發布 Tegra 4,獲得領先的跑分優勢時,高通所亮明的態度。當我們問及如果小米使用 Tegra 4 芯片,高通是不是損失一大單子時。沈勁回答,“公司做產品規劃,都會有自己的戰略考慮的。對于他們來講,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他們也會作出自己認為最明智的決定”。
據沈勁介紹,高通在 2013 年主推驍龍 600 芯片,下半年則主推驍龍 800,600 和 800 加起來有 200 多款在設計和生產中。但到目前為止,使用驍龍 600 的手機,一個手掌都能數下來。小米如果在下半年發布,使用驍龍 800 芯片,是否會有成本問題?沈勁對此回答“反正小米到目前為止,都是用我們在那個時間點最好的芯片”。“去年小米 2 發布的時候,用高通最高端的芯片(驍龍 S4 Pro);今年 4 月,也用這個時間點最好的芯片(驍龍 600)”,沈勁說,“小米一直釘住這個價位,以前都沒有所謂的價格問題”。
驍龍 600/800 定位旗艦,不存在鋪貨量問題
去年高通遭遇產能問題,下半年驍龍 S4 處理器大面積斷貨,有些廠商不得不更換芯片,甚至背負“期貨”罵名。今年這類問題沒有發生。具體的解決方法,沈勁沒有談及,只是講“高通對這個問題是相當嚴肅認真的:不犯同樣的錯誤,不讓同樣的問題出現”。從現在來看,輿論似乎有點矯枉過正,驍龍 600 鋪量太少,不引人關注。
沈勁不同意我的評論,即使這款芯片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只可以在三星 Galaxy S4、HTC One、小米 2S、步步高 Vivo Xplay 四款機器中看到。他給出的理由是驍龍 600 和驍龍 800 為旗艦手機配置,但“很多中國手機廠商不玩旗艦”。據他介紹,今年全球范圍內會有 200 多款機器使用高通驍龍 600/800 芯片,“都是旗艦機”;而下半年“幾乎所有廠商”都會使用驍龍 800 處理器。
最有力反擊銷量問題的質疑,是高通一季度的財報。高通 4 月 24 日發布的財報顯示,高通 2013 年一季度營收 6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高通同時預計二季度將取得 25% 的收入增長幅度。不過驍龍 600/800 終端型號的稀少,以及部分搭載這些處理器的手機(如 HTC One)在 2013 年一季度推遲上市,仍然影響到了高通財報。它的一季度利潤同比下降了 16%。
“他們賣到百萬級的量,就可以開慶功會了”
手機廠商做芯片,在手機行業越來越時髦。成功的代表有蘋果和三星,嘗試者有華為-海思,探頭觀望的,包括 HTC、聯想都先后有過自己做芯片的傳聞。來自廠商的壓力,會不會影響到高通的生意?沈勁的回復值得參考:
其實不是廠商自己是搞芯片,是 ARM 在做 ODM,然后廠商號稱自己能做芯片了。你想一想,如果那么容易搞,這些公司以前為什么不搞呢?現在是門檻低了,大家都用(ARM 的 ODM),差異化也低了。但仍然是有門檻的。
考察所謂手機公司自己搞芯片,要看到底他們的量在什么地步。一家公司出了芯片,先不聽他 PPT 講得多好,而要在半年、一年后看,使用自己芯片的那款手機賣出了多少。如果說除了三星、蘋果這樣的公司,它使用自己芯片的手機,只要賣到百萬級的量,他肯定可以開慶功會了。只要它沒弄,你會感覺到它沒啥量。
針對 ARM 的 ODM 市場策略,高通在中高端使用自己的微架構(如 SNP 異步架構),來實現均衡穩定的性能;在低端市場則采用 ARM 的架構,降低成本。比較出乎意料的是,沈勁在觸寶活動現場跟另一客戶談到危機感。進一步了解,得知是因為最近面試來自諾基亞、摩托羅拉的員工,在思考為什么這些大企業會走下坡路。“如果有危機感,能夠防止下滑,那危機感肯定是好事”,沈勁接著講到,“高通不只是要把旗艦做好,也要把入門級的、用戶量很大的手機做好”。這是否意味著高通正在思考的危機感,是來自低端入門級的競爭?畢竟這一塊利潤雖然不高,但出貨量極大,攸關品牌傳播。
富有意味的是,在我問到聯想作為中國手機市場第二大廠商,還沒有使用高通處理器時。沈勁回答“沒有發布不代表沒使用嘛”。這可能意味著聯想為了提高品牌價值,將可能推出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
高通走向臺前的計劃失敗?
在今年 3 月的采訪中,沈勁告誡手機廠商應該趁早尋找差異化設計,否則到今年下半年將會面臨同質化嚴重格局。巧合的是,三星秉承去年策略大談人性化手機;HTC 也把首席設計師邀請到了發布會舞臺,大談用戶體驗;雷軍在多個場合大談 Android 體驗,為 MIUI 背書;步步高則延續功能機時代的優勢,在音樂、視頻方面主打差異化競爭。
手機廠商大談差異化用戶體驗的結果,是高通作為芯片技術提供商,被塞到了用戶體驗的背后。手機廠商的話語權在加強,這與過去一年高通試圖從幕后走向臺前的計劃似乎是背道而馳的。沈勁對此回應,高通希望消費者買了一個手機,知道里面有一個好的“芯”——高通芯片。“我們不是真正像英特爾一樣(Intel Inside),不想取代手機廠商的品牌,也不想弱化手機廠商的品牌”,沈勁說,“高通與手機廠商并肩,不會跑到他們前面”。
至于高通的話語權會不會被削弱,沈勁回答“沒有看到根本的變化”。“手機能力都是芯片提供的,我們是越來越集成了。但手機廠商不一定宣傳芯片能力,而是宣傳手機提供的能力”,沈勁說。
上周我們采訪步步高副總裁馮磊時,他提到為了解決高通音頻芯片 SRC 劣化問題,步步高跟高通技術攻關半年時間最終克服,這從側面反映高通在幕后做“能力提供”所做努力。而據沈勁介紹,高通在 GPS、RS360 等方面都在越來越集成化。我從高通工程師鮑山泉了解到,高通的音頻處理能力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將來會強化高通自有音頻芯片品牌。
面對智能電視,芯片廠商能做什么?
上周發布的樂視 X60 超級電視機,使用高通驍龍 S4 Prime 處理器,搭載高通自主開發的最高配 Adreno 320 GPU。驍龍 S4 Prime 也是高通為智能電視打造的首款高端芯片,采用 28nm 技術,主頻達到 1.7 GHz。
在樂視發布會現場,樂視 CEO 賈躍亭比較冗長地介紹了樂視超級電視機的硬件和軟件。其中提到多視窗操作,多任務并行。沈勁說這正是高通的優勢:處理多任務并發。
智能電視行業發展不溫不火,價格因素不再是主導——不乏上萬元、幾萬元智能電視進入尋常百姓家,而是應用場景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對用戶沒有吸引力。“年輕人已經離開了電視機,已經到了 PC、平板甚至手機,要把他們抓回來,要提供嶄新的使用場景”,沈勁對此也有觀察,“智能電視機不能只是可以上網看電影,不然為什么一定要到大屏幕上來看,PC、平板、手機都可以看”。
而智能電視革新的方向,沈勁代表高通提出來的是“多任務并發”。比如同樣是看李娜打球,視頻占 3/4 空間,其他空間可以看到微博墻,可以看到對手信息、現場圖片、球迷互動甚至可以視頻通話。“這是一種革新的電視場景”,沈勁說。
“不過智能電視行業的發展,不會像智能手機一個,突然間,出貨量就起來了。”沈勁認為智能電視前景是好的,但產業鏈更復雜,爬坡速度的快慢,取決于產業鏈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