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蓊郁,鳳凰迭來。”4月6日,西安市在第十七屆西洽會上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35個項目“花”落西安,總投資額達838.5億元,較上屆增長78.4%;4月7日的大會集中簽約上,投資20億元的深國際·西安綜合物流港項目成功簽約。
西洽會上,唱主角的永遠是實實在在的簽約項目。總投資60億元的世界名品園項目,投資30億元的液化天然氣儲備調峰項目……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是對西安投資環境最有力的肯定。
電商巨頭落戶西安
產業環境成投資西安“第一眼”
此次西洽會上,西安招商成果豐碩,不少大項目科技含量高、投資額大、國際知名度高。其中落戶高新區的京東商城項目頗受關注。
電商巨頭京東商城將在高新區設立西北區域總部和西北運營中心基地,依托京東集團電子商務平臺,為西北地區用戶提供優質的商品配送服務。預計到2016年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億元,到2020年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并提供超過5000人的就業崗位。
“之所以選擇西安,除了西北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更是看中了西安的投資環境。”京東商城工程管理部副總裁鐘澍說,尤其是作為西安最早的開發區,“高新區積累優勢大、產業環境好、產業配套好,服務水準高,是集團的首選。”
巢暖方有鳳來棲。作為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典范城市,西安科教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布局合理,是最宜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特別是近幾年,西安投資“軟”“硬”環境整體提升,成熟的產業環境、良好的產業鏈,高端產業聚集,這些更成為本土企業和外來企業投資西安的“第一眼”。
“三星效應”持續發酵
西安完備產業鏈聚焦優勢
成熟的產業環境折射著西安的魅力,完備的產業鏈條,正在凸顯的重大項目集群效應,也日益成為西安的優勢資本。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引進最大外資單體項目,三星閃存芯片項目落戶西安,曾引發海內外關注,目前已吸引50余家配套企業相繼入駐,彰顯了西安國際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
此次西洽會上,“三星效應”持續發酵,一批配套項目成功簽約,更書寫了“外資西進”的新格局。東進世美肯項目和韓松化工集團公司項目落戶高新區,兩個外資項目都是三星項目配套企業,投資額7500萬美元。同時,世界上唯一的同時生產氣體產品和化學品的公司——空氣化工產品公司也計劃在高新區投資11250萬美元設立工廠,為三星半導體項目進行配套。
憑借內陸港功能平臺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先導區的比較優勢,也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得到充分詮釋。總投資約60億元的世界名品園項目落戶國際港務區,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內陸地區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基地,可創造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
“完備的產業鏈進一步聚焦了西安的投資優勢。”市招商局負責人表示,西安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簽約的35個項目中,產業類項目占到26個,總投資達479億元,占總投資的57.13%;吸引外地資金452.27億元,占吸引資金總量的56.27%。“這些項目落戶西安,大都是看上了重大項目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
發展中機遇疊加
共建大西安共享大商機
發展中的西安,巨大的發展潛力、廣闊的產業前景,無不吸引著眾多客商。投資30億元的液化天然氣儲備調峰項目落戶西安渭北工業區,將建設兩個5萬立方米液態儲罐,進一步緩解“氣荒”。項目負責人認為:“未來,渭北工業區發展空間很大。”
西安正在加快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特別是隨著國家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關天經濟區建設步伐,以及省市共建大西安,西安步入了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的重要時期。
“西安投資環境成熟,特別是具有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技術、人才優勢,這是我們決定進一步投資的關鍵。”陜西星王企業集團新材料園項目負責人陳勝利這樣表示。
“共建大西安、共享大商機。”正如市委市政府領導所言,西安擁有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戰略優勢,西安將始終堅持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理念,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創新政府服務,提高行政效能,努力為中外客商在西安實現更大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