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日前公布了新一輪的Google服務清理計劃,另人驚訝的是,這次竟然輪到了Google Reader,Google宣布Google Reader將會在今年7月1日正式關閉,用戶和開發(fā)者可以導出其中RSS數(shù)據(jù),并使用其他的RSS訂閱軟件代替。這個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立即引起業(yè)內(nèi)大嘩。
世界各地的社交網(wǎng)站上充斥著抱怨、惋惜和無奈,對于Google的這個決定,有人聯(lián)名抗議,有人憤怒譴責,有人無奈接受,有人開始尋找替代品,還有一些其他RSS應用忙著搶用戶。
那么,Google為什么會不惜冒犯眾怒而關閉Google Reader這個產(chǎn)品,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Google Reader的簡介
Google Reader是Google于2005年推出的一項RSS閱讀器服務,普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資訊訂閱服務,迅速吸引了技術愛好者、IT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從業(yè)者以及傳統(tǒng)媒體和對信息比較敏銳的人群的使用。Google Reader之后發(fā)布了很多社交網(wǎng)絡方面的功能,獲得用戶的大量好評,并曾經(jīng)營造了一個不錯的社交圈,一度曾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Google服務之一。
然而,2011年谷歌推出社交網(wǎng)絡Google+,Google Reader經(jīng)歷過一次大改版,全部社交功能被刪除,其分享功能被引向Google+,新版Google Reader引發(fā)大量爭議,很多用戶表示抗議,然而誰都想不到,Google突如其來的決定會讓Google Reader服務走向滅亡。
Google Reader的產(chǎn)品特點
1)優(yōu)點
Google Reader做為一款RSS閱讀器,和RSS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RSS技術能更快地獲取信息,網(wǎng)站提供RSS輸出,有利于讓用戶獲取網(wǎng)站內(nèi)容的最新更新。讀者使用RSS閱讀器軟件,可以在不打開網(wǎng)站內(nèi)容頁面的情況下閱讀支持RSS輸出的網(wǎng)站內(nèi)容。
使用RSS閱讀器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高效、快速的獲得資訊信息,其訂閱功能還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讓用戶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有利于專注和深度閱讀。
此外,RSS追求的干凈、純粹的閱讀體驗,通常RSS上沒有廣告信息的干擾,可以讓讀者獲得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
對于中國用戶來說,Google Reader還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令人喜愛,就是讓中國用戶能方便的閱讀墻外的新聞,對于中國用戶來說意義重大,例如世界最大的博客系統(tǒng)blogspot上的博客無法從中國直接訪問,但中國用戶只要訂閱了blogspot博客的RSS,就可以方便地進行全文閱讀,除此之外,Google Reader還可以用于備份博客,有些人的博客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是從Google Reader上依舊可以閱讀其早先的博客存檔,這類似百度快照那樣,將信息資訊都永久的保存下來,供有需要的人隨時查詢。
2)缺點
RSS閱讀器也有一些缺點,其一直都沒有很成功的商業(yè)模式,由于RSS閱讀器追求純粹的閱讀體驗,這使得廣告內(nèi)容難以存在,即使在上面發(fā)布廣告,通常也點擊率也非常低,無法維系產(chǎn)品發(fā)展。
此外,RSS閱讀器對用戶要求很高,要求用戶具有很好的信息管理能力,能獨立甄別哪些是好的RSS訂閱源并加以訂閱,否則的話,很容易引發(fā)信息過載,讀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卻有海量的信息處于未閱讀狀態(tài)。
Google Reader的社交之路
在Google Reader發(fā)布的初期,RSS閱讀器市場可謂群雄逐鹿,Blogline、NewsGator等老牌閱讀器都有大量忠實用戶,但Google Reader憑借著穩(wěn)定的服務和優(yōu)異的使用體驗,快速地崛起,并于2007年躍居市場份額第一。
2008年的時候,Google Reader開始了社交化探索,推出了好友閱讀分享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好友分享發(fā)現(xiàn)更多的優(yōu)質信息,從而減少閱讀的壓力,之后,Google Reader還推出了“共享備注”和“評論”功能,進一步強化了Google Reader的社交功能,隨著Google Reader的跟隨(follow)、喜歡(like) 等功能的發(fā)布,Google Reader已經(jīng)具備了一個社交網(wǎng)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2010年,Google Reader實現(xiàn)了“熱門條目”和“神奇排序”功能,讓Google Reader從一個RSS閱讀器工具徹底轉變成為一個社會化媒體發(fā)現(xiàn)和共享平臺,此時的Google Reader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那時,Google Reader的發(fā)展前景是更智能的個性化推薦,通過分析自己訂閱者的分享條目的數(shù)據(jù)來智能推薦給用戶新的信息,而這類產(chǎn)品海量的數(shù)據(jù)、復雜的分析以及用戶積極的參與才能實現(xiàn),當時的用戶也對此滿懷信心,然而之后,Google Reader的開發(fā)卻處于停滯狀態(tài),原有的開發(fā)人員被調去開發(fā)Google+,2011年Google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服務Google+終于誕生,Google傾盡全力發(fā)展這個社交網(wǎng)絡產(chǎn)品。
Google Reader的好日子也終于到頭了,2011年10月底,Google宣布要整合Google Reader和Google+,最終用戶看到的卻是,Google Reader的全部社交功能都被刪除了,而分享功能則修改的更奇怪了,Google Reader用戶分享完成后,別人想要看分享必須要訪問Google+才能看到,而且看到的還是摘要分享,對于用戶來說,又回到了幾年前的起點。自從分享功能有了這種“新特色”之后,我就再也沒有使用Google Reader分享過一篇文章,可以說,這次Google Reader的改版,將Google Reader幾乎所有的優(yōu)點都刪除了,所有的缺點都被放大了,最終導致Google Reader的用戶閱讀體驗大幅下降。
于是,大量Google Reader老用戶對改版表示不滿,他們?yōu)榇藚⑴c了一項“萬人簽名拯救Google Reader”的請愿活動,要求Google換回以前的Google Reader版本。許多失望的Google Reader用戶紛紛以#OccupyGoogleReader或#OccupyReader這樣的標簽發(fā)帖,在Twitter上面發(fā)泄他們的憤怒。部分華盛頓居民則在紐約大道1101號谷歌華盛頓辦公室門前舉起“拯救Google Reader”的牌子進行抗議。

但Google對這些用戶的反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毫不讓步,堅持閹割Google Reader的功能,從Google趨勢上可以明顯看出,2011年11月后Google Reader的關注度大幅下降,Google親手摧毀了Google Reader社區(qū),并妄圖將其用戶引到Google+,最終的結果是,Google如愿以償?shù)貙oogle Reader社區(qū)徹底摧毀,Google Reader的使用量和用戶也大幅下降,與此同時,Google+的用戶卻沒有增加。

Google Reader的商業(yè)化探索
一個產(chǎn)品的生存基礎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商業(yè)模式,商業(yè)公司需要通過一定途徑或方式從產(chǎn)品上賺錢,缺少商業(yè)模式的產(chǎn)品都是非常危險的,一個產(chǎn)品如果不能產(chǎn)生可持續(xù)盈利收入,那就無法對商業(yè)公司產(chǎn)生價值。
Google早在2006年就開始探索RSS的商業(yè)模式,最早的產(chǎn)品是Google AdSense for Feeds for beta,那時候搞RSS廣告的還有Feedburner Ad Networks,Google可能為了更好地掌握RSS廣告的技術,于2007年收購了Feedburner,2007年底,F(xiàn)eedBurner開始集成Google AdSense廣告,2008年,Google發(fā)布AdSense for Feeds,讓所有支持RSS的AdSense用戶都可以使用RSS廣告。

我自己也使用過AdSense for Feeds進行過一些測試,發(fā)現(xiàn)AdSense for Feeds的廣告點擊率非常低,低到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這和網(wǎng)站的AdSense廣告點擊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驗證了,RSS閱讀器用戶的性質決定了沒人會點RSS上的廣告。
不出意料,Google AdSense for Feeds這個RSS廣告產(chǎn)品維持了四年時間,終于在2012年底宣布此服務關門大吉。Google在RSS商業(yè)模式的探索努力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或許從那時起,Google就已經(jīng)開始考慮關閉Google Reader了。
Google Reader的滅亡
時光進入了2013年,Google Reader的末日也終于來臨,Google終于宣布將在2013年7月1日關閉Google Reader,Google官方博客對于這一決定給出了兩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首先,Google Reader使用率持續(xù)下降。其次,“作為一個正悉心聚焦于更少產(chǎn)品的公司,我們認為專注將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不過,稍稍進行一些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Google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通過Google關鍵字工具可以跟蹤在Google中搜索這些產(chǎn)品的次數(shù),以此可以類推各個產(chǎn)品的熱門程度。根據(jù)Google提供的數(shù)據(jù),包括Google相關的全球每月搜索量的大小,我總結了下面這張表單,列出了Google搜索最多的產(chǎn)品,總的來說這是Google服務的熱門程度對比。
| 關鍵字 | 全球每月搜索量 |
| youtube | 1,380,000,000 |
| 755,000,000 | |
| gmail | 277,000,000 |
| google earth | 83,100,000 |
| google maps | 83,100,000 |
| chrome | 68,000,000 |
| blogspot | 68,000,000 |
| google translate | 55,600,000 |
| google chrome | 37,200,000 |
| picasa | 9,140,000 |
| google docs | 7,480,000 |
| google analytics | 5,000,000 |
| google calendar | 3,350,000 |
| google apps | 3,350,000 |
| google voice | 3,350,000 |
| google plus | 2,740,000 |
| google talk | 2,740,000 |
| google books | 2,240,000 |
| google adwords | 1,830,000 |
| google sketchup | 1,220,000 |
| google adsense | 1,220,000 |
| google reader | 1,000,000 |
| google trends | 368,000 |
| google currents | 60,500 |
可以看出,相比Google的熱門產(chǎn)品來說,Google Reader的用戶關注度的確不多,但也沒有低到不值一提的地步。Adwords和Adsense同樣也是小眾產(chǎn)品,但從來不用擔心是否關閉的問題,因為兩者提供Google絕大多數(shù)收入來源。google trends、google calendar這樣的服務雖然用戶量也不大,但其運營成本并不太高,而類似google toolbar,picasa這樣的客戶端產(chǎn)品就更不用說了,其不需要太多的服務器資源,運營成本更低。

Google全球收入來源(來源:Business Insider)
從Google Trends上來分析,Google Reader的關注度至少在2011年11月之前都在一直上升,之后才開始下降了一段時間,然后保持穩(wěn)定,如果Google不在2011年11月將Google Reader功能大幅削減,其使用量未必會下降。即使如此,其用戶量也比Google Trends,Google Currents等產(chǎn)品也要多,用戶少就關閉產(chǎn)品的說法說不通。

Google的產(chǎn)品的確很多,從商業(yè)模式上看,可以分為盈利類、間接盈利類、不盈利類,Adwords和Adsense屬于直接盈利的廣告產(chǎn)品,Google搜索則提供了主要的廣告展示,間接進行了盈利,Google的其他產(chǎn)品,例如Google工具欄等,主要功能是在IE和Firefox上將默認搜索修改為Google,增加Google搜索的流量,Chrome默認的搜索就是Google,所以一直沒有Chrome版本的Google工具欄,一些產(chǎn)品雖然用處不大,用戶也不多,但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Google的搜索流量,間接為Google的廣告收入做出了貢獻。
但是,RSS閱讀器就不同了,這種產(chǎn)品運維困難,不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條件,RSS閱讀器無法依靠展示廣告盈利,其用戶性質決定了沒人會點廣告,同時,維持一個RSS閱讀器正常運行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大量的抓取服務器和帶寬都是非常耗費資源的,要保證及時抓取海量RSS的更新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同時,針對用戶的個性化分析也非常復雜,需要大量計算,一方面運營需要付出高額成本,一方面產(chǎn)品又缺少可持續(xù)商業(yè)模式。Google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廣告是其盈利的主要模式,而Google Reader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不打開網(wǎng)頁的情況下閱讀內(nèi)容,從而過濾了廣告,Google Reader的用戶越多,Google的廣告收入就越少,因此,Google缺少繼續(xù)支持Google Reader的理由。現(xiàn)在網(wǎng)民舉行各種請愿活動希望Google放棄關閉Google Reader,無異于癡人說夢。
一個偉大的產(chǎn)品最終還是死掉了,殺死她的不是戰(zhàn)場上的敵人,而是她身后的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