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網站12年來,默默地在傳媒專業網站的隊伍中堅守。有一個新聞人12年來,為了自己不舍的新聞情懷在努力耕耘,堅守新聞人的職業精神和公民良心。這就是中國新聞人網和她的創辦者郭遠光。
2013年12月21日——22日,慶祝中國新聞人網開通十二周年系列活動在神奇的終南山一家有著“天下第一名湯”美譽的的“藍田湯峪”即將舉行。到時,那些來自全國各地媒體和傳播專業機構的社長、總編、編輯記者、專家學者,以及長期關注網站成長的文化教育等社會各界人士將齊聚一堂,把“湯”弄墨,一起為中國新聞人網慶生,也為中國人物傳播學的發展鼓氣助力。
傳媒專業網站 風雨中不變的新聞情懷

關注新聞人和有新聞的人和事,冷靜、理性、中道、包容、寬恕,做有溫度的人,辦有立場的網。
中國新聞人網(www.xinwenren.com),于2001年12月25日開通,由青年學者、人物傳播學創始人、《中國人物周刊》總編輯郭遠光創辦,系國內創辦時間最早的傳媒專業網站之一。網站在業界和學界影響頗廣,曾獲選“中國十大傳媒專業網站(頻道)”、“中國藝術類考試十大實用網站”等聲譽。網站曾被《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新聞年鑒》、《大公報》、《香港商報》、《陜西日報》、《三秦都市報》及《網絡報》、《今傳媒》、《網絡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軍事記者》等近百家媒體提及及報道,并被大學教材及考研指定用書《媒介批評》、《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等重點圖書多次提及。
出生于陜西乾縣的郭遠光從中學開始校園新聞報道和文學寫作,2000年7月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畢業前應聘進入《華商報》開始新聞人生,先后在《各界導報》、《三秦都市報》等報刊從事記者、編輯及編采部門管理等工作。主持過《法律熱線》、《媒介人生》等欄目。
2001年8月,從普通記者成長為《各界導報》經濟新聞部負責人的郭遠光再次面對選擇,報紙由日報縮為周報。記者們“樹倒猢猻散”,怎么辦?而此時僅僅從事新聞工作一年多的郭遠光在同齡人中已經小露頭角,他的特別報道多涉及法治維權及社會民生特別報道,如《勞教制度廢還是存》、《非法拘人59天情節輕微?》、《深圳客商楊虎何罪之有》等開始為人所稱道。
短暫漂泊之后,郭遠光瞄準了網絡,2001年12月25日,他創辦的中國新聞人網(最初名稱為中國新聞人文化網)開通,網站以“關注新聞人和有新聞的人和事”為口號,是“國內首家人物類傳媒專業網站”,頗受好評。
由于恪守理想和職業道德,網站幾無資金支持,所以他此后間或重披“新聞戰袍”,在幾家報紙從事記者、編輯及編采部門管理工作,除了采寫新聞特稿外,他的新聞時評也達到了一定水平,理性而不失激情。他還開始進行新聞實務和理論研究,關注媒介批評和新聞史。2004年10月之后,他還長期參與了《報刊之友》改版和更名《今傳媒》后的編采工作。
郭遠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我做網站的十二年間,她有商業和非商業的矛盾,有時候這個網站可能會有不大不小的收入等你選擇,但是我又因為一些其他原因放棄。我喜歡這個網,我選擇網站更干凈、更純粹,或者叫更專業,那我就必須在利益與理想之間選擇。”

他說,現在再大的網站都有一個彈窗,甚至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是中國新聞人網99.99%的可能都是不會選擇彈窗廣告的,或者范疇之外的廣告。“也就是說,怎么會為了短期利益而把我的網站做成不倫不類的東西呢?”
人物傳播學說 實踐中創新的理論體系
在人物傳播實踐中摸爬滾打多年之后,郭遠光提出了人物傳播學的理論設想。
2009年4月,陜西省傳播學會成立人物傳播學部,被任命為副秘書長。12月,第一篇學術成果《人物傳播學簡論》在《今傳媒》雜志刊出,后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及《中國出版年鑒》索引收錄。
2009年12月,首屆人物傳播學研討會舉行。
2010年6月,他組織推出“中國當代人物傳播100家”,并編輯出版《中國當代人物傳播100家》。
2010年12月,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人物傳播家大會暨第二屆全國人物傳播學研討會。
2012年5月召開第三屆中國人物傳播大會。
2012年9月,中國人物傳播學會成立,郭遠光擔任會長。人物出版社、中國人物畫院也隨即成立。
2012年12月,《中國人物周刊》創刊,擔任總編輯。
2013年6月,人物傳播門戶網站——人物中國(www.peoplechinese.com)開通。
2013年12月,以“人物的力量,傳播的力量”為宗旨,策劃推出了“2013中國傳播力年度人物”。這是人物傳播學在傳播實踐中的又一嘗試,希望通過傳播有價值的人物,將人物的魅力發揮出來,形成一股推動社會個體乃至整體發展進步的“正能量”。
細讀郭遠光的步履,他所提出的人物傳播的“救贖”像一場革命的前奏,將要打破人物傳播一直很難擁有自己獨立人格的現狀和局面。傳播誰?傳播什么?如何傳播?這些我們極該反思的問題都將在他的理論體系中精妙呈現。所以,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新聞人,更是一位謹慎的學者。
“風雨兼程,總好過唯利是圖,獨善其身,也絕非茍延殘喘。豎起我們自己的大旗,挺直我們不屈的脊梁,這一道風景線,不是落寞,不是隱遁,是一種絕對品質的堅守,為自己堅守,為社會堅守。”
或許中國新聞人網算不上互聯網天空里最璀璨的那顆星,但它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麗,它的美是純粹的,不容褻瀆。它就那樣默默地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所有新聞人和關注新聞人的人們。
附:歷年網站活動的部分賀詞
一切新聞都是人,一切新聞學都是人學。祝中國新聞人網越辦越好。——杜駿飛(中國網絡傳播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
人,是歷史的創造者,記錄歷史,傳播新聞,當“人”不讓。衷心祝愿中國新聞人網博采百家之長,不斷豐富內容,發展品質,為當代新聞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周勇(信息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
輿論在進步,新聞在發展,新聞人在成長,做有深度、廣度、溫度、力度、速度的新聞,做有社會責任感有光明追求有新聞理想的新聞人。在網絡紛繁雜亂的江湖中,有這樣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新聞人網,實乃我們新聞人的驕傲。——趙衍軍(《城市信報》副總編輯)
在現今媒體生存環境頗為艱難的情形下,順應時代潮流的中國新聞人網能夠特立獨行實屬不易。新聞人希望陽光灑進窗戶的那一刻,事實能夠客觀呈現;民眾希望烏云散去,真相得以揭開。其實,當每天晨曦升起,新聞人和新聞都在路上……——東方龍(時代動漫雜志社主編)
新聞人是新聞事業的傳播者,是一個時代秉筆直書的記錄者,是為人民鼓與呼的正義者,他們應該是道德的典范、職業操守的守護神!——苗萱(鄭州大學出版社編輯)
祝新聞人網繼續推動新聞人的職業素養,讓更多的新聞人為社會的公正文明作出自己的應有的作用。——張樂華(中華女性素質教育基金秘書長)

第一次看到中國新聞人網我有一種溫馨的感覺,今天把中國新聞人網收藏了,愿她成為我們永遠的家園。——李永軍(《德州晚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