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比特幣大賺的狂熱追求者,更多的是被其背后的經濟思想所吸引,如果你信仰凱恩斯式的宏觀調控,比特幣最多只能成為投機工具。
今年愚人節的時候,在比特幣突破100美元大關之前,我跟行業里的資深玩家們有過幾次交流。如今發現,所有信奉比特幣價值的投資者都賺得盆缽滿體(至少數字上是這樣),而當時嘲笑這群瘋子亦或是純投機的人得到的結果不一。
在比特幣還在幾美分的時候,超級玩家李笑來曾預言它的匯率將達到100美元,當時身邊的人都認為他瘋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李笑來嘗試過挖礦、去比特幣交易所交易,甚至自己的新書發布也可用比特幣支付或者打賞。他把自己擁有的儲蓄全部買入了比特幣,李笑來說,兩年以前比特幣占他個人資產的四分之一,半年以前已經是他個人資產另一個人是比特幣股權交易所MPEx的中文翻譯劉曄,劉曄從大學開始炒股、炒黃金,總體上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熟稔于資本運作的投機高手。他關注到比特幣始于中本聰骰子作為第一家用比特幣上市的公司在MPEx上市。在發現比特幣以后,他按捺著激動的心情深夜給父母打電話,要求把投資美股的錢全部取出來投資這種新型的貨幣。深入研究后,他幫 MPEx做翻譯,現在也開始投資比特幣的同類貨幣LTC和TTC。但是,他很少去看比特幣的匯率,只做買入和囤積。

為什么這批人對比特幣如此著迷?除了經濟上的可觀回報,投資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價值認同,他們分析比特幣的方法論可以借鑒。
第一,比特幣對現有貨幣的根本性顛覆在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通縮貨幣。在比特幣的神秘創始人中本聰的設計中,比特幣的發行總量為2100萬個,到2140年全部挖完,從2008年底到目前流通的比特幣約有1050萬個 ,在剩下的一百多年中,人類只能挖出另一半的比特幣。在比特幣兌換價格還停留在100美元的時候,那些技術的癡迷者曾經戲稱,通過挖礦獲得的比特幣收入還跑不過電費,更別提賺錢了。漏斗式的設計讓比特幣的產量越來越少,如今比特幣的獲取更多需要在交易所交易。 游戲入局者有增無減加上比特幣產量減少總量一定,通縮貨幣的本質讓比特幣有漲無跌。
第二,技術顛覆集權和信息的控制。傳統的貨幣體系依賴于政府信用,在比特幣的設計結構中,其傳播方式是P2P 式的網絡傳播,不依賴于政府和中央銀行的信用擔保,是天然的去中心化結構,也就能保證任何機構不能對其進行操控。從這一點上,比特幣的信用機制兩級分化——對于純粹市場調節經濟的天然信用亦或是完全沒有信用。而李笑來正是前一種經濟思想的瘋狂追隨者。
第三,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確保“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李笑來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今出國和簽證很容易,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大量的錢要出國就沒那么容易,所以洗錢成為一個強大的黑色產業鏈,財產真正是被銀行控制的。但比特幣從技術上保證了純粹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解決電子貨幣雙重支付問題,這也是李笑來和劉曄共同認同比特幣的一點。在中本聰對比特幣設計論文的原稿引言中就提出,比特幣設計的根本原因在于解決電子的雙重支付問題。劉曄真正對比特幣迷戀是在看了宋鴻兵寫的《貨幣戰爭》之后,他開始重新思考那些金庫里的錢是否真的存在,而比特幣從設計上保證了它不能重復支付。
在他們眼中,可以用來交易、買東西的交換媒介就是貨幣。從根本上來說,這批狂熱的比特幣追隨者真正迷戀的是中本聰簡單嚴密的設計以及背后所蘊含的經濟思想。當然,這個經濟思想的前提是建立在弗里德曼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純粹的市場主導經濟,如果你更信仰政府宏觀調控的凱恩斯主義,比特幣最多只能成為投機的工具。
縱觀人類歷史,經濟思想的演變一直與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和政治形態難以分離。憋開設計上的諸多優點,比特幣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缺乏監管、黑客攻擊和丟失之后無法找回;如今強烈波動的匯率阻礙了比特幣充當交換媒介,而更像一個投資工具。比特幣是否能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世界貨幣還取決于各種偶然與必然的因素,但通縮貨幣的危險性也顯而易見:實體經濟總量在不斷增長,貨幣發行量如果不能跟隨總量變化提升,物價會越來越便宜,那時,食品、房價、衣服的價格都一天比一天更便宜,工資也越發越少,人類是否可以想象每個人都儲存貨幣而不是實物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