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社交購物網站Fab(前身:男同性戀社交網站Fabulis)
故事背景:Fab的前身Fabulis上線于2010年4月,是一個專注于男同性戀的社交網站,不景氣的Fabulis在2011年初融入了點評和團購業務,但似乎也沒什么反響。
Fabulis的創始人不得不將其轉型成以設計為導向的閃購網站Fab,同年6月產品Fab正式上線。Fab的UI設計簡潔清新,分類也比較清晰,其所出售的商品必須有強烈設計感的,折扣最高可達3折,為了保證產品的低價,又不得不限制供貨數量。

故事開始
Fab在售的品類主要有藝術品、家居用品、服裝鞋帽等9大類,并且每天都會在首頁根據品類或者風格推薦一位設計師的產品。Fab起初的營銷方式頗像當下小米的“饑餓營銷”,除此之外,Fab并沒有完全拋棄之前的社交DNA,用戶能明顯察覺到社交網站的色彩。與Facebook、Twitter和Tumblr的互通自然不在話下,Fab還為每件商品設置了分享到Pinterest的按鈕。
Fab轉型做閃購網站后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上線5個月用戶數突破100萬,12天內銷售額60萬美元;不到5個月內完成兩輪總計4800萬美元融資,主要投資者兩次跟投。2012年7月,Fab完成規模高達1.05億美元的融資,又在12月初又獲得了上百萬美元的投資。
去年10月Fab就已經上線iPhone、iPad和Android應用,截至到今年5月份,Fab的會員數已達400萬,其移動終端的使用量已經占到了Fab整體的40%,比去年的15%多了2倍不止。
推出才僅僅一年半光景的Fab.com,才在剛結束的圣誕假期季締造新猷,開創行動購物的新高峰,又在新年伊始傳出用戶人數突破千萬的好消息。根據統計,Fab平均每分鐘就可以賣掉5.4件商品,甚至在購物季還曾經創下每分鐘銷售17.5件商品的佳績,令人嘖嘖稱奇。
Fab作為一家有著“社交”基因的電子商務網站,恰到好處地將用戶引導到移動端,培養了用戶使用移動設備購物的習慣。并且社交,在移動端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既能購物又能社交,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Fab已非吳下阿蒙,并成為一家具有獨特風格的電子商務網站,為人們提供卓越的購物體驗以及具有創意的各類商品。銷售個性產品,方便快捷的社交化、更好的移動用戶體驗都足以促成Fab的快速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