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泛濫的今天,在擁有 iMessage、微信、Line 等通訊軟件后,你還會經常發送手機短信嗎?
也許短信依然有它固有的優勢,比如商務領域,但不斷涌現的通訊 app 正逐步擠壓傳統短信生存空間卻是不爭的事實。據網易科技報道,DCCI 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透露,從 2012 年的全年數據來看,電信運營商短信量相比 2011 年下降 20%,彩信量下降 25%,電話業務量也下降了 5%。
互聯網巨頭給傳統運營商的壓力日益增大。此前,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和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已明確表態“微信已威脅運營商主流業務”。
馬化騰也試圖緩和騰訊與運營商的關系,這位騰訊掌舵人曾在廣東互聯網大會上表示,“運營商和互聯網開發商的關系在我們理解是一種互惠互利、共贏的一種關系,并不是對立或者是并列的。兩者就像商業地產和里面的商店一樣,如果商店經營的越好、客流越多,那么商業地產的價值、租金以及物業一樣增值,所以這是合作共贏的”。
世界上的第一條短信在 1992 年 12 月 3 日成功發送。當時年僅 22 歲的英國工程師 Neil Papworth 用自己的電腦,給朋友 Richard Jarvis 沃達豐手機發了一條“圣誕快樂”的短信。Papworth 沒收到回復,因為當時的手機沒有短信功能。直到 1993 年,諾基亞才推出第一款支持短信功能的手機。
時至今日,“短信”已走過了 20 年。
